返回

第四百四十六章 大雨之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百四十六章 大雨之下 (第3/3页)

尤其还是你这个唯一的亲弟弟。能够让你兄长开口的,多半是国事,而令他为难,又不得不借你之口,捅到朕跟前的,想来,也只有尚书台了……”

    皇甫坚长面色发紧,噗通一声跪地,道:“臣,臣,臣有罪!”

    刘辩不以为然,余光瞥向卢毓,道:“连你都三缄其口,想来这件事还挺大?”

    卢毓倒是没有下跪,躬着身,心里惶惶,道:“微臣,微臣收到过宫里几封信,说是,说是尚书台酝酿加赋,但只是在讨论,还未定案,是以微臣没有奏禀。”

    刘辩眉头一挑,这件事,他确实不知道,但能够令皇甫坚寿迫不及待的写信给皇甫坚长,将事情捅到他这里,多半是已经私底下商议妥当,或者说,有了大部分共识,皇甫坚寿无可奈何,出此下策。

    刘辩背着手,神情慢慢思忖。

    他继位以来,大汉朝面临着分崩离析的绝境,是以,对内对外,他都在极力求稳,为他自己争取时间,为大汉朝续命。

    在这个目标之上,他对地方的税赋是一减再减,一免再免。

    这么多年过去了,大汉北方六州的元气有所恢复,确实有了恢复一些税赋的基础。

    但‘加税’向来是一把双刃剑,尤其是在乱世,简直就是催命符。

    荀彧,钟繇,荀攸等人不是清楚,虽然面临着国库困窘的局面,但多年下来,刘辩还是再三否决了朝廷加税的提议,而今荀彧等再次提起加税,说明国库是真的严重缺钱,不得不为了。

    刘辩沉思良久,扫了眼地上的皇甫坚长,淡淡道:“皇甫坚寿这么做的用意是什么?”

    皇甫坚长头磕在地上,后背发冷,道:“回陛下,兄长的信里说,最好劝陛下拦住尚书台,不能让他们成案,否则即便事后陛下否决,地方也会借机收取,受难的,还是百姓。”

    刘辩轻轻点头,道:“起来吧。”

    皇甫坚长起身,神情依旧紧绷,心怀忐忑。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