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三十五章 暗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百三十五章 暗潮 (第3/3页)

,道:“不可不可,别忘了,八州到处都是刘辩的人,从并州,到三辅,河东的禁军大营,再到兖州的黄忠,曹操,豫州的刘繇,刘备……没,没机会的……”

    桥瑁双眼笑容一闪而过,更加认真的道:“如果,那刘辩被困在徐州,或者死在徐州呢?如果各地不忿刘辩篡逆之人同时起兵响应,如果乌桓,鲜卑大军压境,各处兵马不得不集结北上,洛阳空虚……”

    董承浑身一个激灵,如坠冰窟,不可置信的看着桥瑁,失声道:“你你你……你能做这么大的事情?”

    桥瑁微微一笑,道:“我自是做不到,可只要因势利导,一旦大势趋成,必然从者云集!届时,我等扶匡正陈留王,陈留王登高一呼,重整社稷,大汉中兴,只在眼前!”

    董承脸角抖索个不停,看着桥瑁,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从哪里说。

    桥瑁的话,在董承看来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且有着极其可能的操作性!

    桥瑁将董承的表情尽收眼底,进一步劝说道:“如果陈留王拨乱反正,登得大位,董兄以从龙之功外加亲戚之谊,封侯拜相,岂有远乎?”

    董承心里顿时抽动了一下,强忍着不安与惧怕,思索再三,道:“我我我要考虑考虑,现在不能答复你。”

    有你这句话,你还能拒绝不成?

    桥瑁心里冷笑不已,这董承,还真是个蠢货!

    但他,喜欢董承的愚蠢!

    桥瑁认真的点头,道:“好,我静候董兄的佳音。我还要去其他地方走一趟,董兄旦有决定,可前往城中香橼茶楼留信于我。”

    董承僵硬着脖子点头,心里已经在考虑,是否要与刘协细说这件事。

    他拿捏不准刘协的态度,如果刘协惧怕刘辩而不敢,那他董家就要搭进去九族了。

    桥瑁又审视了董承一阵,见他六神不属,脸上笑意一闪,起身见礼,戴上帽子,匆匆离去。

    董承没有送他,而是坐在那,紧拧着眉头,消化着桥瑁给他带来的这个惊天的惊喜以及惊吓。

    董承府邸发生的事情,悄无声息,外人一点都察觉不到。

    而在前往司马家吊唁的朝廷官员,陆陆续续的离开,三三两两凑集在一起,无不感慨万千,悲伤溢于言表。

    荀彧不是最先到的,但是最先离开的。

    刘协随后而出,追上荀彧,两人并肩,踱着步子,说了几句关于司马儁病逝的感伤。

    不多久,刘协便道:“丞相,我听说,吏曹那边,对御史台与刑曹近来的整顿吏治,有所不满?”

    哪怕是刘协,陈留王,当今皇帝陛下的唯一亲弟弟,对于‘颍川党’也是忌惮再三。

    荀彧微微一笑,道:“殿下行事果敢,雷厉风行,正是尚书台以及吏曹所渴求的。正如陛下所说,整顿吏治,是为朝廷排毒,是治病救人,应该大胆推进,无需顾忌。”

    话是这么说,谁敢真的无所顾忌的去做?

    刘协瞥了他一眼,道:“丞相,许攸是陛下钦定的下一任刑曹尚书。”

    刘协的话没有说透,但听得人是却是明明白白。

    许攸不是司马儁,不会那么有分寸,一旦放开手脚,首当其冲的必然是‘颍川党’,到了那时,‘颍川党’,尤其是丞相荀彧,左右仆射的钟繇,荀攸,将被摆在最为尴尬的位置——进退两难!

    荀彧些许老成的脸上没有什么意外之色,与刘协道:“陛下的意思,我是能体会的,相信殿下也能。”

    刘协一怔,转头看向荀彧。

    这话是什么意思?

    陛下的意思?陛下是什么意思?

    刘协心里惊疑不定。

    难道,陛下真的要对‘颍川党’动手?荀彧,会坐视不管,甚至帮着宫里对付‘颍川党’?

    刘协只是稍稍一想就觉得不可能,便道:“丞相,对于平原郡的事怎么看?”

    荀彧背着手,抬头看向不远处的皇宫,道:“卢毓来的公文我看过了,陛下并未明言。”

    刘协顿时停下脚步,满脸严正的道:“就是未有明言,才需要我等担心。”

    那位皇兄居然假作户房主事,在平原郡待了近半个月,谁知道他发现了什么?

    他没有明言,才最为可怕!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