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匕将见 (第3/3页)
据,也有可能鱼死网破。
“吴大人……吏部侍郎吴大人,是有他的上书请求,那一切就会显得合理,不会让别人发现端倪。”
乐王爷和太子殿下对视一眼,都点了点头觉得这个办法可行。
“先让巡防营把杨府围住,然后再动手的时候再立马调禁军入城……这样任凭对方有天大的本事,也翻不出波浪来。”
太子殿下知道只靠三千人的巡防营也许会出现其他的意外。可一旦动手把城外驻扎的禁军同时调入,那么任凭杨相想要兴风作浪,在成千上万的兵卒面前也只好低头。
“好主意。”
乐王爷点点头。
可惜他们并不知道,在某个时空,有某一位伟人曾经说过:枪杆子里面出政策。任凭那些文人如何兴风作浪,只要握住了兵权,那么你就有掀桌子的权利。
什么宁死不屈,什么文人风骨。等到刀架在脖子上,再看看他们有几分风骨……
就像世上有好人和坏人之分一样,那些所谓的文人也有真正具有文人风骨和妄有虚名两种。到底本质如何,只有面临真正的劫难的时候才知道。看看对方是真的宁死不屈,还是徒叹水太凉。
“今天晚上发生事情的同时,不但要安排禁军控制住杨府,还要同时将百官全都控制起来,以防出现任何意外。”
这就是出于太子的谨慎,因为他不确定即使兵围了杨府,那些与杨相亲近的官员们会做出什么事来。
“你这么做,不怕有人说你堂堂太子殿下拥兵自重,擅杀官员,逼皇帝退位……后人难免诟病。”
现在的所作所为,若是放在前朝或者史书里的任何一个朝代,那都是要逼宫造反的节奏。
即使调兵的是太子,也不是没有出现过逼迫皇帝退位,而太子直接登基称帝的事情。
万一留下来不好的流言蜚语,将来难免成为糊涂账。到时候真的新皇登基那些有心之人会打着皇帝得位不正的旗帜来造反或者蛊惑人心。
做皇帝呀,哪有表面上那么风光……
“那王叔有何高见?”
“派一小队禁军入城即可,只需要将杨府围住。千万不可以去挟持百官,否则这件事情就真的说不清楚了。”
乐王爷一边说着,一边有些好奇的伸出手去戳了戳桌子上面凝而不散的水面:
“之前杨黎假死的时候,百官群龙无首,一片臣服。这次他们一旦看到皇帝与太子雷厉风行的拿下杨府,虽然会心生胆怯,但也不会走到万不得已的地步。到时候只需命令进军严守四门,不允许随意出入即可。”
那些官员再过慌张,到底都是文官,他们能做出些什么事呢。只要禁军把握住了京城四门,那么那些文官无论是想逃窜也好,还是想要去做别的事情也好,都是无力为之。
禁军只要还牢牢掌握在太子与皇帝的手中。那么这把杀人刀是真的架在他们的脖子上,还是挂在他们门口,并没有什么区别。
“事情就这么说定了,等把密旨下达之后,你们就等着吴大人上奏的奏折吧。”
夏知蝉的面容因为水面的波动而显得有些扭曲,他只好白了乐王爷一眼,但是没有说什么。
其实表面上看,他是用水隔着遥远的距离来向二人传递消息。实际上他是通过灵魂出窍的方式将元神移动到了这里,不过是借水显形而已。
之后去给郭自达托梦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这也是他进入到登堂境之后,元神进一步得到强化,才能做出的事情。
可是时间有限,如果元神迟迟不回到躯壳之中,那么他就有可能魂飞魄散。
“至于剩下需要嘱咐的事情,我都会一一转告给郭自达,由他告诉给刘正。”
杨府的水很深,并没有他们表面看上去的那么平静。夏知蝉通过特殊的手段探查到了他想知道的内容,所以一刻也不能等的想要把这件事情处理干净。
毕竟迟则生变,这件事情还是越快解决的越好。
夏知蝉说完之后都没有给太子殿下和乐王爷反映的时间,桌上面的茶水就突然散开,茶水淅沥沥的顺着桌角流淌而下。
“我来京城本来是想帮忙的,可没想到好像只赶上了看戏……”
乐王爷看着流淌到地下的茶水,有些可恼,也有些无奈的笑着说道。
他本来与皇帝设计的情节是由他进城拉拢百官,就像是捕兽夹里的诱饵一样。看看哪些官员会为了攀附他而冒头,这些人都是将来要被一一剪除的存在。
可是夏知蝉一出手,看样子就可能直接把杨相搞倒台。那么与他有关的那些杨党成员也大部分要受到清洗,这样一来,乐王爷的所作所为反而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希望这件事情能平平安安的结束吧……”
太子自然希望事情朝他所想象的样子发展,但是又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事情恐怕没有那么容易……结束。”
老皇帝推开门,出现在二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