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以假替真 (第3/3页)
书童虽然觉得奇怪,但还是什么都没有说就去了外面,不多时把在职的张李班头都喊了过来。
“大人……”
二人站定,虽然进门前一直嘀咕,不知道县令大人忽然又传唤自己是为了什么事情,但是又不敢不来。
“二位班头,把在外面查找少女失踪的人手都叫回来,这件案子……咱们暂时不查了。”
夏知蝉语出惊人,他上来就要停了郭自达坚持半个月的事情,这让二人是万分不解,可是作为下属又不敢直接反驳。
“是,大人。我们这件真的案子不查了?”
张班头毕竟是个直爽的人,他几番纠结之后还是忍不住出言说道。心里面是老大的不愿意,这么长时间的努力,难道就轻易的放弃了?
李班头虽然沉稳些没有说话,但是也紧皱着眉头,他几番思索都不明白,最后叹了口气,认为自家大人是觉得事情查不清楚了,所以不愿意再浪费时间。
夏知蝉笑而不语。
张班头只能是着急,但是他作为下属已经不能再说些什么了,所以只能是黑着脸低头不语。
李班头却忽然舒展了眉头,他用询问的目光投向自家大人,看见对方笑眯眯的表情,忽然好像明白了什么。
“妙呀!”
他忍不住说道。
“喵什么喵……老李你这是干啥?”
张班头本来就心情不好,但是看到李班头一副喜出望外的表情后顿时就感到心头不爽,大人他不敢反驳,但是对于李班头他却反驳。
“大人莫非是要……”
本来就是李班头的猜测,所有他只能把目光投向夏知蝉,看到对方微微点头,心里才顿时一块石头落了地。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夏知蝉慢悠悠的吐出八个字,他跟明白自己心意的李班头对视一眼,后者甚至佩服的挑起大拇指。
“不是……老李,大人,你这是啥意思?什么栈道,什么陈仓,你们在这里打什么哑迷呢?”
张班头挠了挠头,他是完全都不明白。
“这件事情查了半个月了,既然查不到线索,不如就停下来……毕竟他们在暗,咱们在明,想要对付他们,实在是不容易的。”
夏知蝉端起茶杯,其实他并不咳,但是看到茶杯放在桌子上半天没动,这可不像是作为普通人县令的行为,所以他接着机会抿了一口。
如今天气太过炎热,茶水即使放了半天,也不算凉。
“不明白,到底什么意思啊?”
张班头一头雾水,他挠了挠鬓角,看着低头喝茶的大人不说话,于是只能把目光投向李班头。
“就是……还是要查,但是不能在明面上查,要暗地里查,悄悄的查。”
李班头只好解释了一句,这才让张班头似是而非点点头,他只听明白了大人还是要查的,只不过换一种方式查。
“那大人不如这样……让咱们的兄弟都把官服脱了,换作常服来打探,这样就可以鱼目混珠……”
既然知道对方的心意,李班头就能顺势提出合适的解决办法来,让手下化妆成老百姓,这样就不会引人注意,自然就能查询到线索。
“不……”
但是夏知蝉却摇了摇头,他觉得对方既然这么长时间都没有露出马脚,这就说明对方是个极其谨慎小心的人,不是那么容易欺骗。
“咱们的人终究还是衙门的人,别人或许不认得,但是百姓们不可能不认得,况且这件事情查了这么久,就算换上便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那大人的意思是……”
李班头拱手问道。
“李班头你不是刚刚从外面回来吗,咱们就说在外面的县城发现了线索,把衙门里的兄弟都派出去。”
夏知蝉一步一步施展自己的计划。
“把兄弟们派出去,让对方放松警惕……好主意。”
其实夏知蝉一开口,多年办差的李班头就已经猜到了后面的内容,但是他毕竟是下属,不能抢了领导的风头,于是只能用解释的口吻把夏知蝉说的话再翻译一遍,最重要是给一旁的张班头听。
“可是把人都派出去了,咱们还怎么查案?”
张班头心实,不明白要是把人都派出去了,哪安排谁来办案呢,总不能就他们三个班头亲自去查找凶手吧,京城这么大,他们就是跑断腿也问不过来的。
“借人……从周边各县抽调精明强干的衙役,让他们化妆成百姓入城,暗地里跟你们接头就可以。”
夏知蝉接着说道,把人送出去,自然要想着办法再把人找回来。
“好——周边各县的衙役,京城里的百姓不认识,他们倒是可以暗中查访,只需要咱们暗地里跟他们接头就可以……”
李班头又捧了一句,他原以为这次来的县令有些迂腐顽固,虽然兢兢业业,但是有些死脑筋。
可是今日看来,种种计策好似是妙笔生花,看来对方胸中自有丘壑,就好像独坐帅帐就能调动百万雄兵一样。
郭家向来出将才,看来这位郭自达公子也是一位调兵遣将的能人。
“这样一来,咱们也在暗处,形势上就算是打个平手吧……”
夏知蝉从桌子上拿起来一份公文,这是他在等待两位班头到来时写好的,里面是借调衙役的公文,因为需要从周边四个县调人,他就写了四份,都是盖上县令印记的。
“就看对方什么时候露出来狐狸尾巴了……”
“大人高明。”
李班头接过文书,跟还傻呆呆站在原地的张班头施了个眼神,二人施礼后一起退出了书房。
“我还是不明白……”
张班头嘟囔一句,然后就看到李班头笑着拍了拍自己的肩膀,然后笑着摇摇头:
“走吧,今晚记得来我家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