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前因后果(上) (第2/3页)
讲的剧情,主要是科苏特真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他每年都在研究如何演好科苏特这一角色自然不太清楚外界的一些舆论,甚至以为那些也是英国政府放出的烟雾弹。
虽说有些不明所以,但科苏特很喜欢这种感觉,他还记得莎士比亚的名言:“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他觉得自己只需要演好科苏特这个角色,是非功过留给后人评说就好。于是乎在演讲时便更加放飞自我.
但整件事情传到乔治·维利尔斯耳中之后,这位外交家立刻觉得科苏特是在讨价还价。
发展到此时的内阁会议中,乔治·维利尔斯面对同僚们的质问,他只能说道。
“也许我们不该复活他。”
约翰·罗素立刻察觉到了不对劲。
“什么意思?你们控制不住那个家伙了吗?”
乔治·维利尔斯连忙解释道。
“不,他还在按照我们的剧本演出,但却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这一下英国内阁中的高官们都面面相觑。
“开玩笑!工具怎么可以有自己的思想?你们外交部是干什么吃的?”
“现在不能换人吗?”
“能找到面貌相同且会讲匈牙利语的人本就是概率极小的事件,最主要是他的口音,如果换人很容易就会露馅,到时候我们的努力就全白费了。”
乔治·维利尔斯也很无奈,由于摄影技术的进步,科苏特的照片早就传遍了全国。以这个时代的技术想要以假乱真实在太难,除非再找到一个长相极其相似的人。
但科苏特与英国人的人种都不一样,想要再找出一个长相相似的人简直是难如登天。
再加上他的苏格兰口音,这就几乎封死了英国外交部换人的想法。
“该死你们就不能教教他怎么做人吗?”内政大臣斯潘塞·沃波尔斯愤怒地说道“你知道现在我们的压力有多大吗?
我现在每天一睁眼就全是关于他和各种乱七八糟的家伙接触的报告。
把他关进笼子里,好好教训一顿!”
“这根本不可能!现在科苏特已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