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0章 阿拉斯加总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60章 阿拉斯加总督 (第3/3页)



    路易·菲利普为此可是花费了超过一亿法郎,他们怎么可能不想办法捞回来。

    根据俄法之间的条约:

    “俄国将阿拉斯加地区抵押给法国获得两亿法郎贷款,法国先期支付一亿法郎,之后三年内付清剩余的一亿法郎,为期八年,年利率7%。

    同时从第一批款项到位之后,法国即获得在阿拉斯加地区开发一切资源之权利。

    在贷款到期之日,俄国需按造价赎买法兰西商人之一切建筑。”

    根据条约,如果俄国赎不回阿拉斯加,法国必须考虑如何从这个冰坨子上回本。所以法国必须要深入内陆寻找资源,哪怕是把那几万原住民拉去当奴隶卖也在所不惜。

    否则路易·菲利普就要成为赤子国王了,但他可没有太阳王的雄才伟略。基佐的情况也差不多,难得七月王朝的君臣能上下齐心。

    如果能把阿拉斯加赎回来,那法国最好的赚钱途径就是搞建设、造房子,毕竟根据条约俄国人可是要买单的。

    当然当时的法国可并不想让俄国赎回阿拉斯加,当年七月王朝还想在北美再造新法兰西。

    想要让俄国人赎不回阿拉斯加最好的办法自然也是多造房子.

    所以法国人在阿拉斯加的那几年可没少搞建设,光是港口就造了三个,更是声称在内陆开辟了十五处定居点。

    这些所谓的定居点和俄国人自己宣称的二十九处传教站也差不多,一个传教站内俄裔不超过五个人,很多就是仅存在于地图上的摆设。

    不过法国人也并非是白费力,他们找到了煤矿和铜矿。东西是好东西,但无奈周边没有需求,距离本土又太远,法国人只能将其卖到加利福尼亚。

    说来可能有些离谱,法国人在阿拉斯加找到的最赚钱的生意居然是卖冰块,一举拉平了对加利福尼亚殖民地的贸易逆差,甚至还略有盈余。

    其实奥地利帝国的制冷技术发展很快,但奥地利帝国的制冰成本依然远高于法国人的运输成本。

    制冰机只有极少数大人物才有资格使用,普通人更是听都没听过这种机械。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