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章 叛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5章 叛乱 (第3/3页)

科夫亲王共事自然知道对方的想法。

    “我们当然不会放过那些曾经背叛我们的人,但特殊时期我们需要先站稳脚跟。等到几年之后我们掌握了这些地区,那些家伙就是我们案板上的肉。

    只能任我们予取予求.”

    乌瓦罗夫公爵这一番话暂时统一了俄国高层的意见,不过尼古拉一世本人还是希望快刀斩乱麻,这与人品无关,与他嗜不嗜杀也无关,他所知的情报和所受的教育限制他能选择的选项。

    尼古拉一世并不是完全听不进意见的人,更何况他还十分欣赏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这个年轻人。

    只不过乌瓦罗夫公爵还是小瞧了巴尔干这块烂地,看似完美的计划,连第一步都没能完成就已经破产了。

    巴尔干地区的民众对政府极其缺乏信任,而且那些所谓的首恶都是地方领袖,对当地有着极强的控制力。

    让这些人自首多少有些痴人说梦,他们打了几百年的游击,应对这种做法的经验可谓是丰富至极。

    先去拿一具面目全非的尸体顶包,俄国人收了,那他们就可以逍遥法外,顺便还能要点奖赏。

    如果俄国人不收,那他们就直接告诉手下人俄国人是在骗他们,进而维持现状。

    如果俄国人不收且恼羞成怒地想要将他们消灭,那么还是老办法继续钻山沟。

    除了巴尔干地区民众斗争经验丰富这个内因以外,俄国官僚的作风也是大问题。

    俄国的官僚们借着机会勒索当地的反叛组织,威胁他们如果不缴纳一定数额的财物,就算他们把自己的首领交出来也没用。

    这些官僚不但威胁反叛者也威胁那些没有参与叛乱的良民,要求他们购买良民凭证,否则就把他们划为叛乱分子。

    除此之外,这些人为了邀功,不但杀良冒功,还故意夸大其词,将那些活不下去的农民说成是十恶不赦的凶徒。

    在这期间引发的腌臜之事更是层出不穷,比如火龙烧仓那些叛乱分子一个个都成了平账大圣.一时间巴尔干地区风起云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