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5 三国的计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5 三国的计策 (第2/3页)

问,“我们去打柴,你干什么?”

    鲜北说,“我居中指挥呀,这件事,收拾‘辎重’的不重要,打柴的也不重要,我这个居中指挥的才重要。大兄,你们打回柴也和他们一样放在那边山根下。”

    鲜北指的是对面的那座山脉。

    鲜东看着四弟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没说出来,和鲜西、慕彤回到了山洼他们的驻地。

    鲜北登高望远,向这边山脚下的一条路看去,他不知道那个叫亥里的什长是从北边来还是从南边来,他会什么时候来。最好是能给我们一两天的时间,否则,打来的柴禾不够用。

    真的,他让人打许多柴禾干什么?

    他们逃跑,亥里要在后边追。他们逃的方向再明晰不过了:只有北方,只有对面山脚下的那条泛白的路。大兄推测,就是他们逃出去两天,亥里再追也能追到他们,他们乘坐的是三匹马的追峰车呀,人的腿,怎么能跑过马呢?所以,必须阻止他们的追击。

    怎么阻止呢?

    鲜北想到三国时期的一个案例,那次也是逃,但,逃方有马。

    那是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赤壁之战。

    当时吕蒙跟随周瑜、程普等人大破曹操。不久,周瑜欲夺取江陵,吕蒙献策,劝周瑜派三百人用柴禾把本来险峻的山路截断,当敌人逃跑时,他们就可获得敌人的马匹。

    马匹在平坦无阻的道路上可以驰骋,但在布满柴禾的道路上,肯定会一筹莫展的——马蹄踏上柴禾,柴禾就弹翘起来,打在马腿上,马不惊厥,还能正常走吗?

    周瑜采纳了吕蒙的建议,亲率主力驰援夷陵,大破曹军于夷陵城下,所杀过半。

    曹军乘夜逃走,途经铺满木柴的险路,马不能前行,咴咴地跳脚。无奈,骑马者皆弃马徒行。周瑜、吕蒙驱兵追赶截击,获得战马三百匹,军威大振。

    ——鲜北就是想要用吕蒙的“木柴阻路”之计,反其道而行之,阻止亥里驾着追峰车,追他们。单骑的马,走在铺有柴禾的道路上,不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