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 不一样的光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六章 不一样的光复 (第2/3页)

小朝廷刚刚崩溃之时。遗老故臣们趁兴凭一时的血勇之气参与抗清活动还不足为奇的话。那么,在永历巡狩之后,南明的知识分子思想便到了大崩溃的边缘。脱胎换骨的蜕变促使知识分子寻找新的仕途和新的思想定位。而作为坚守人格气节的一群人却绝不肯举起思想的白幡,进行人格的阉割。

    即便是财政有些紧张,朱永兴还是挤出有限的资金,兴建烈士陵园。建忠烈祠。让那些有名的、无名的抗争者能受到景仰和祭祀。

    “这里记录着为国家、为民族而战的官兵们的名字,他们为了反抗侵略献出了生命,光荣属于那些在战斗牺牲以及遗体在烈火消失的官兵们。”

    “英魂不朽,万古长存。”

    “我们要牢记,这些或出身平民或出身富贵的人们,用鲜血和生命所铨释的不屈的民族精神!”

    “我们的脚下浸透了烈士们的血,但愿以后我们的后代在面对这段历史时,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会让这些先辈在地下流泪。”

    “举头三尺有神明。这是永远不能遗忘的牺牲和付出。谁遗忘,谁无耻;谁遗忘。谁犯罪。”

    ……………

    华民族并不是个健忘的民族,可在后世,朱永兴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是他们真的健忘了许多许多东西。从现在做起,尽自己所能,让那些为国捐躯的先辈们能有一块安息之地,这是军人的义士们应享受的荣誉和尊严。

    有时候,苦难寄托着伟大,牺牲变成了光荣。知道为何而战,为谁而战,死而有所值,愤恨便会转化为视死如归的勇气。

    当一个人由命运来摆布的时候,他会茫然、惶惑、恐惧、软弱。而他一且扼住命运的咽喉,他就是胜利者,他就有了自信,有了意志。而明军重新夺回了大江之南的地区,便给了民众和百姓这种掌握自己命运的机会,不再是可以肆意屠戮的羔羊。

    宣传、鼓动、奖励……当所有的手段产生出复合的作用后,光复区便会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