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北愁南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章 北愁南喜 (第2/3页)

射他要与正白旗换地一事,是以不悦而加以嘲讽。

    索尼想了想,觉得圈地在事实上已经基本停止,而且圈地是为安置入关的满族诸王、勋臣和解决八旗官兵生计的举措,突然以明令废止,岂不是说之前是做错了,八旗官兵又该如何想?

    “明令废止暂不可取,更名田之事倒可实行。”索尼思虑已定,觉得这样已经够了,便开口说道:“伪帝善收买人心,不是免以后年份的赋税吗,咱们也免,便先免后年的。你们觉得如何?”

    “寅吃卯粮?”鳌拜愣了一下,旋即点头道:“可行,二年之后是个什么情形,谁能说得清呢?没准那伪帝居于江南,醇酒美人的享受,咱们大清朝又能席卷江南。重定天下呢!”

    “重要的是不气馁,不畏敌如虎,不闻风丧胆。”索尼扫视了一下另三位辅臣,说道:“当年太祖、太宗时,咱们满人只踞辽东,也没有什么江南、漕运。可还不是直取天下?失之未为祸,得之未为福。只要咱们同心协心,能够把眼下的难关过了,这天下大局啊,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啊!”

    鼓舞完三位辅臣,索尼又强撑着与他们商议军事。目前的防御重点有三处:一是运河,漕运已断,明军水师又强大。尽可以堵塞河道,只以陆军加强沿河防御;一处是荆襄,可主要以河南绿旗,再加部分满蒙八旗,驻扎南阳;再以甘陕绿旗和西安八旗驻白土关,与南阳成犄角之势,进行抵挡;另一处是天津,可调禁旅八旗前往驻防。再辅以直隶绿旗兵,以为京师屏障。至于四川保宁。只能严令高明瞻等人死防死守,暂时是抽不出兵将支援了。

    一番布置之后,四大辅臣又商议了召蒙古诸部出兵助战的诸项事宜,主要是早已归附清朝的漠南蒙古,以及与清廷关系密切的漠北喀尔喀蒙古和漠西厄鲁特蒙古各部。

    这样一来,如果筹划尽皆实现的话。又多了数万蒙古骑兵助阵。四大辅臣这才觉得事尚可为,也不知是自我安慰,还是真的有这么简单。

    “贼火器厉害,非以火器敌之,否则难以取胜。”苏克萨哈突然一皱眉头。张嘴提醒道。

    “可造火炮,打制鸟枪。”索尼说完亦是皱眉,这花费定是不少,该从何处筹措呢?要说清军火器最多的,还应属三藩,可三藩尽灭,损失惨重啊!

    “各地多有富豪,便让他们捐输。”鳌拜冷笑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个道理他们不会不懂。”

    圈地、加赋已经得罪了平民百姓,这又要把富豪士绅都得罪光吗?索尼沉吟不语,可又没有别的办法,忍不住一阵剧烈咳嗽,脸憋得都紫了。

    ………………..

    相比于北京的愁云惨雾,南京乃至整个光复区都还未完全褪去新皇登基的喜庆气氛。

    南方和北方地区通常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北方农作物的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农作物的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而新光复的地基本上属于南方,朱永兴一下免除了这些地区今年一半的钱粮,以便休养民力,尽快恢复战争创伤。并且名规定“日后凡遇蠲免之年,免业主七分佃,户三分”,从而使佃农也能得到好处。

    浙江、江西、湖广,以及南直隶的一部地区,本来便没有了漕粮的负担,又一下减免正赋的一半,无论是豪绅、地主,还是普通百姓,都是欢欣鼓舞,齐赞圣上仁慈,爱民体民。

    滇、桂、闽、粤、川等老光复区,免昭武三年的一半赋税,免昭武元年,也就是今年的人头税,户赏肉或鱼十斤,米一斗。

    从昭武元年起,所有光复区取消甲役、力役、杂役、力差等项目,每一州县每年需要的徭役,由官府从所收的税款拿出钱来雇募,不再无偿调发平民。也就是说,历史久的徭役制度行将消失,农民有了更多的人身自由,少了无偿的征调和剥削。

    废除新光复区的匠籍制度,将各类手工业工匠,编入民籍,也就是说,取消了匠籍要按政府规定服劳役,或者交纳班匠银代役的制度。从而使手工业者摆脱了人身的控制,有利于促进手工业的发展。

    官员俸禄加倍,任期十五年以上,没有贪腐、失职、渎职的,退休后俸禄照领,直至终老,是为养廉银。

    为表彰战功,在籍士兵按服役年限,分别赏功田十亩、五亩、三亩,每亩地若折算银两的话,至少也要两三两银,也就是说,每个士兵至少得到了七两的赏钱。这还不包括一些立有军功的士兵得到的额外赏赐。

    军将领也各有赏赐,或是金银财帛,或是爵位、官衔,或是府宅住房,反正是皆大欢喜。

    这些还只是立刻兑现的福利和优惠,朝廷已经发出圣旨,待土地丈量、清查完毕后,将实施“公地放领”政策。就是将无主田地,或从清朝官员手接收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