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隐晦密信,纠结于心 (第2/3页)
责罚,以平舆论。只是这责罚嘛,嘿嘿,先领受了也无妨。殿下既有感念于心,不使功臣受屈之语,日后再行擢升,飞黄腾达亦是大有可期。”
郑逢元虽然没说得特别透彻,但马宝和吴三省都听明白了。朱永兴这是在找能替他“背黑锅”的,新会势在必得,而且是越快越好,但他没有直接下谕令,而是通过密信督促。如果在攻城,百姓伤亡惨重,以至掀起非议,朱永兴自然是不会负责任。而这“背黑锅”之人自然要受到责罚,但先降后升,先罚后赏,朱永兴在密信已说得明白,他是不会忘记这个肯替他背负骂名的功臣的。
“原来如此。”汝阳王马宝恍然大悟,淡淡笑道:“吾为东征军总指挥,自然要承担责任。”
“马兄已贵为郡王,离亲王只一步之遥,岂能由你承担?”吴三省表示了不同意见,摇头道:“马兄自在后军押阵,由我在新会城下指挥,为殿下分忧即可。”
“这如何使得?”马宝赶紧力争,“某由国公升郡王,已是无功受封,再升亲王,岂能擢升过速?此次东征,胜利已可期,若无小过,怕是殿下亦不好处置。不升不赏,殿下放心,吾也安心。”
“话不是这么说。”吴三省说道:“马兄若无过错,此次不升,亦是积功,又何必平添污点?还是由我……”
两人正争执,屋外侍卫来报,晋世李嗣兴在外求见。
“两位大人不必相争,攻新会的主将或许有着落了。”郑逢元一拍大腿,笑道:“晋王兵败新会,此仇由儿来报,岂不理所应当?只是,要看这晋世是否晓事了。”
既是密信,自然不便示之于人。这也就是只有马宝和吴三省两人相争的原因,如果明白告诉众将,恐怕谁都愿意,但却暴露了朱永兴的用心,有损其仁厚之名。
现在晋世李嗣兴来了。身份是够了,只是在委婉和隐晦的说明下,不知道他是否能够明白,是否能有为父洗刷耻辱的决心。
……………
“笑了,笑了。”龙儿抱过可爱的小婴儿给朱永兴看,笑得比婴儿更灿烂。
朱永兴摸着女儿的小嫩手,瞅着那乌溜溜的大眼睛。还有那吃饱喝足之后无比满足的笑,心欢快无比。从红红的、皱皱的小模样,逐渐长开,变得白胖,变得更玉雪可爱,看见她。心再多的烦闷也烟消云散了。
“妾身也想要个女儿。”龙儿坐在朱永兴身旁,逗弄着小人儿,在女娃咯咯的笑声,在朱永兴耳旁低声说道。
朱永兴微微一笑,一手抚着龙儿的腰肢,不老实地捏摸,调侃道:“不害怕了?生孩多痛啊!”
梦珠生产确实把龙儿吓着了。满头的冷汗,撕心裂肺的痛叫……但时间是治愈的良师,特别是这越长越可爱的小娃娃,艳羡之心慢慢又压倒了恐惧。
“为了殿下,妾身忍得。”龙儿靠得朱永兴更紧,“珠姐说了,也不是那么痛,忍一忍就过去了。”
朱永兴的手移到龙儿的**。呵呵笑道:“今年十八?嗯,长得也足实,想当娘了。”
“嗯!”龙儿娇羞地应了一声。
朱永兴还想逗她,敲门声轻轻响起,他只好拍了拍龙儿,说道:“晚上等我哈!”
龙儿红着脸白了朱永兴一眼,抱起小女娃。匆匆而去。
朱永兴端坐如仪,等书将带来的件摆放在桌案上,便收拾心情,一一阅看起来。
流亡缅甸的小朝廷终于大缩水。数百人被缅人分批送回到了滇省。这其多数是原来的御林军、以及跟随明朝官员的家丁、仆役、歌伎等人。说白了,都是些无关紧要的,缅人与朱永兴的想法却是不谋而合,都是打着削弱小朝廷,使其更好控制的主意。
尽管这些人没有什么重要人物,说话也没什么权威,但朱永兴也不准备随意安置,而是分批护送,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