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相似的攻击路线 (第2/3页)
等等。但仔细分析之后,依然能看出尚可喜的一些特点。如果说三藩最早有了保留实力念头的,便当属尚可喜无疑。
肇庆之役时。尚可喜便一个劲儿地向清廷请求援军;到了新会之役,尚可喜更是耽惊受怕,向清廷诉苦,说部下兵卒仅二千五百名,加上绿营兵也不过二万之众。“各处征战不无损伤,难以招募。顶补率皆南人,皆游荡之辈,俱非经战之辈。连年西贼(指李定**)鸱张,兼土寇四处窃发,兵力多不可恃”。并请求清廷抽调满蒙兵员来广东助战。
即便新会危在旦夕之际,尚可喜依然不敢统兵从广州来援,而是顿兵于三水。等待清廷所遣满蒙军队到达后,方敢前往新会解围。从这些分析便不难得出尚可喜所部的实力确实大不如以往,最主要的便是连番征战之后,“经战之辈”已是不多的判断。
“死守,守死。”汝阳王马宝反复念叨着,眼慢慢射出了精光。
经历过滇省反击战的将领都知道当时获胜的关键,那便是使用了非常有效且快速的破城战术。正因为如此,才大出了吴三桂的意料。在时间上使清军增援不及,在战斗使守城之敌如瓮之鳖。
现在的情形有些类似,尚可喜依然是前两次的做法,也就是在开始并不把主力全部压上。或者是想凭坚城先挫敌锐气,或者是在等援军,反正,他还是表现出了怯于野战的特点。
但尚可喜不知道。肇庆和新会两次战役时,明军都有东西夹攻的可能,只是郑军拖延不至,才没有成功。现在呢。虽然没有郑军,但海战大胜,以及苏利即将的举义,东西夹击的可能是存在的,只是需要时间才能看出来。
“尚逆想拖延时间,以疲惫我军,却是愚不可及,自取灭亡。”吴三省冷笑着说道:“待到苏利起事,水师展开行动,清军左右支拙,更不敢随意调动,正好让我军个个击破,使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