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二章 川中形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四十二章 川中形势 (第2/3页)

杨名知略微放慢了脚步,让高贵能领先半步,以示尊敬之态。

    由嘉定至成都的路线已经打通。但暂时全是依靠岷江水运,走府南河而至成都,倒也颇为快捷。至于陆路交通,则尚需人员、钱粮稍为充足后再行打通。

    “若是人手不够,我可抽调士兵相助。”高贵点了点头,一批移民一批物资,然后还得持续不断地供应。直到移民能够自给自足,这半年却是最艰难的时期,千百里之外滇省政府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若是需要。自然要向国公求助。”杨名知停下脚步,拱了拱手,向左侧的一排房屋走去。

    左右武,虽然成都府的官僚机构简单得可怜,但架还是要撑起来。而在目前的成都,军民的差别很小。军人既站岗、巡逻、训练,也开垦耕种;百姓呢,主要是垦荒拓殖,但也要定期接受军训,并被组织成乡勇,负责维护治安。

    昌国公高贵回到后宅没歇片刻,杨名知便派人来请。来到官衙,杨名知笑着将书信递过来,看来是个好消息。

    “这――”高贵看过书信,愣怔了一下,便咧开大嘴笑了起来,然后神色一肃,拱手一躬,郑重说道:“殿下一言鼎,我代将士遥谢感恩。”

    杨名知也赶紧拱手躬身,说了一句“殿下英明”,起身之后笑道:“如此军心可稳,士气可鼓,经略四川,大事可成矣。”

    高贵觉得事情并没有那么容易,但此时却不宜说丧气的话,连连点头,笑道:“待我去派些稳重的将士前往迎接,莫要被那些粗莽的家伙给吓到了。”

    “正该如此。本官这便派人收拾房屋,便让他们住在城北如何?介时军屯的田地――”杨名知征询着高贵的意见。

    “杨大人放心,军屯的田地便全让出来,那帮想媳妇想得睡不着觉的家伙也乐得如此。”高贵摆了摆手,带着一阵笑声转身而去。

    ……………

    洪雅,天生城。

    史载:蜀王刘秀由建、黎出雅州,至洪雅鱼丘坪,修王城帅府,宫阙壮丽,劳民伤财。统兵数万,不敢节成都,而来鱼丘坪做帅府,使蜀有司、绅士尽来朝贺……

    事分两面,蜀王刘秀在洪雅兴建“宫殿”、营房,联络“蜀有司、绅士”,目的是在四川残存百姓树立永历朝廷的威望,同时着手屯田发展生产。而且,他驻足洪雅也有当时的现实考虑。

    首先,刘秀入川后的驻节地不能离云南太远,以免孙可望一旦反戈内向,救援不及;其次,他率领大军入川必须选择社会生产破坏较小,基本上能够就地解决粮饷的地区;第三,只有在立足已定,并且没有后顾之忧的前提下,才能逐步向成都、重庆一带推进。

    可惜留给蜀王刘秀的时间太短,孙可望叛乱,他奉诏出川入滇,接着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