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二十六章 火力致胜,英国心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二十六章 火力致胜,英国心思 (第3/3页)

,明军趁胜进击,已经兵临城下。两万对七千,一场攻防大战又拉开了帷幕。

    ………………

    海浪有节奏地拍击着船舷,变成一堆水花,重新归于大海。举着望远镜,詹姆森站在晃动的船上,瞭望着小岛。

    小岛并不是很大,却有高山,有森林,有白色细软的沙滩,还能看见法国人在指挥着劳工在修建具有欧洲特色的建筑。

    高卢公鸡,法国佬,詹姆森暗自骂了一句,放下望远镜,不再看这令他感到不舒服的景象,却暗自妒嫉法国人得到的好处,后悔英国没有早下手,与明帝国拉上关系。

    法国人并不是只得到了占婆岛面积最大的其一个岛,还与明军一起得到了观港湾的西侧。岘港由三个港组成,最大的山茶港还是属于南阮的,而观港湾的西侧和河口两岸则成为明军与法国人共用的停泊港口。

    詹姆斯还知道法国人在西贡、海防两个港口都有些特权,这也就意味着在北部湾和南海,法国人有了一条很稳妥的航线,有数个继点可以停泊。

    不过是工匠,机器,燧发枪,火炮,以及与明军联手压制南阮罢了。凭英国的海上实力和工业能力,做得只能比法国人好,不会比法国人差,只不过晚了一些而已。詹姆斯心忿忿地比较着,却也不好确定此行的结果到底如何,不知道要觐见的那位明帝国的摄政亲王是如何的禀性。

    对于南明政权,正在逐步蚕食印度的英国本不关心。鞑靼人占据了那个古老的国度本来也没什么,只要商贸畅通,那个大陆的主宰者是谁,又有什么关系。但清廷的沿海迁界却彻底断了国大陆对外的商贸往来,茶、丝绸、瓷器、生丝等等,这些畅销西方的商品一下断了来源,使很多国家措手不及,都在挖空心思重新打开商路。

    历史上,荷兰人出动舰队帮助清军,击败了郑经,夺取了金、厦。一个原因是忿恨丢了台湾,要对郑家报复;另一个原因便是想借此恢复与国的商贸往来。

    詹姆斯此行的目的自然很清楚,要与国大陆唯一通往海外,唯一与外界保持商贸的南明政权拉好关系,保证英国商人获得所需的商品。

    这么做的原因也很简单,法国人因为与朱永兴所达成的各项协议,以及他们的出力相助,在其他国家的商贸遭到打击的情况下,他们却得到了很大的照顾。这当然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与眼红,也包括英国人。

    法国殖民者在亚洲刚刚开始拓展,也成立了东印度公司,与英、荷等老牌殖民国家进行商业竞争。清廷实行的沿海迁界,倒是因为他们与南明政权的良好合作而有了快速发展的契机。这当然不是英国人所希望的,因为在印度,法国越来越成为英国利益的挑战者。

    船只摇晃,詹姆斯思绪翻腾,不停地思索着要拿出怎样的条件,才能打动那位摄政亲王,取得预期的效果。(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