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进取广西,三句谶语 (第2/3页)
而另一个好消息也随后被加急送来,但事情却发生在明军攻克镇南关之前。二月初,邓耀和陈上川奇袭了高州的清军水师,击沉、焚毁敌船二十余艘,俘获大小船只三十余艘。
广东清军水师的主力已经赶往东南,接受达素的指挥,要对金、厦进行攻剿,此时恰是攻击其所剩水师的好时机。而且,清军水师又分驻在广州、肇庆、高州、琼州、雷州等地,正可分而袭之。
如果杨彦迪的舰队也能加入进来,南海舰队应该能取得更大的战果。朱永兴喜悦之余,也有着些许遗憾。但这不是以他的意志为转移的。不能令所有人都按照他的意志行事。
不管怎么样,进取广西的计划有了个好的开始。马宝率明军突破镇南关。占领宁明县后,继续向崇左进击;总兵王三才、雷朝圣则率一军向北,攻陷龙州,斩杀清军副将一名,歼敌一千有余。
光复龙州,则水口关腹背受敌,不攻自破。守关清军闻讯后弃关北逃,贺义率领的佯攻兵马沿着地势平坦的山川河谷直达龙州。这条宽阔、平坦的大道便立刻为后方输送物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四千安南靖安军、一千僮壮新兵组建的辅兵部队,来往于这条大道,承担起运输的任务。
虽然用安南人打安南人的设想暂时还不能实现,但能把安南“伪军”的力量充分利用,也是一个不小的进步。这些安南“伪军”的家眷都在明军占领区内生活,又都得到了土地耕种,加上安插的明军顾问。已经可以很牢固地控制他们。
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朱永兴可以比较放心地离开谅山了。他只带着五百骑兵护卫,一路急行,赶回安沛。
××××××××××××××××××××××××××××××××××
夕阳将天幕染得绚丽殷红,远山远水在紫雾一片苍茫。近处,昆明城内正腾起缕缕炊烟。
放眼昆明城。方光琛颇多感慨。初定云南时,还以为经过了离乱岁月,终于可以马放南山,休息养民,自己尽心辅佐吴三桂……但时事变幻。到如今,形势却难以揣测。
合三省之兵攻剿滇省。本来是一个很好的策略,但明军突然兵进广西,便彻底使这个计划化为泡影。孙延龄以“桂林重地,须集兵固守”为由,呆在桂林不挪窝,却命令柳州的广西提督马雄即刻出兵,迎击入桂明军。而广西提督马雄却认为光凭自己的兵马,并不足以击败明军,要求孙延龄也出兵助战。两人各怀心思,等于暂时放任了明军在广西的行动。
蠢材,蠢货!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外敌压境的时候,还在勾心斗角。方光琛心暗骂,却也无计可施。
什么时候也学会南明的坏毛病了,内部不和,不能精诚团结、协调一致,共同对敌,却只顾着自己眼前的利益。方光琛知道以前也有这样的事情,但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却被掩盖住了,也影响不大。但现在形势已然不同,各自为战、只顾自己,正给明军创造了机会,使伪宗室不断坐大。
难道伪宗室真有天问之能,或者真有这样的大才在辅佐他?否则,为何他总能占得先机?方光琛浮起这个念头,又连连摇头,想将其甩开。这时,旁边刘玄初和张维翰的对话传入他的耳,吸引了他的注意。
“刘先生亦精于堪舆之学?不知可否指点一下这昆明城,也让在下开开眼界。”
刘玄初沉吟了一下,拱手道:“那在下便献丑了。”他指着北方一溜在殷红天幕下显出深紫色的山峦,说道:“那是蛇山,来脉既远且长,从东川府西北起势,龙气奔腾百里,迂回曲折,进入昆明地界,龙气益壮。至昆明东北铁峰庵,吐而起顶,又起伏,向西绕南,至圆通山如玉屏展开,向南吐场秀气,是为五华山。”
停顿了一下,刘玄初继续说道:“五华山又分五支而下,支开阳,结气场于庙。实乃,实乃极尊贵的地形。”
张维翰淡淡一笑,说道:“艮龙向乾,又掉头向离,此为地脉极为难见的‘紫微龙’也!刘先生为何言语含糊,吞吐隐瞒?”
刘玄初惊讶地看了张维翰一眼,没想到他也懂风水堪舆,而且熟知设计、建造昆明城的明代著名堪舆家汪湛海的语论。
“紫微龙向离,若能乘此旺气,便可成就帝王霸业。”张维翰继续说道:“据传堪舆大师汪先生来昆明时,便偷偷说过:‘三百年滇将出帝王……’”
“张先生请慎言。”方光琛忍不住了,忙出声提醒,“出帝王亦应在伪帝永历身上,可惜他却是个马背皇帝。”
“嘿嘿。”张维翰摇了摇头,压低了声音说道:“天命难测。也未必便在永历一人身上。当年汪大师特制三石,刻字于石。一曰‘五百年前后,云南胜江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