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一章 大理小吃,蒙化左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一章 大理小吃,蒙化左氏 (第2/3页)

被毁的又何止是五华楼,后人参观的所谓名胜古迹又有多少是真正保留下来的,又有多少是重建的。想到这里,朱永兴有些意兴阑珊,何况挂在五华楼上的人头也让他没有了观赏的心情。

    晋王李定国实在是恨透了卢桂生这个叛徒,朱永兴虽然觉得满门抄斩有些过分,但也觉得确实有威慑的必要。所以,他只是建议,卢家上下男没籍,女入营,至于悬头示众,他也没有反对。

    穿过五华楼,东南是一个巨大的露天市场,只是战事刚刚结束,做买卖的并不多。朱永兴有些口干,一眼瞟见路边立着两把遮阳大伞,是卖冰粉凉虾的小摊,便信步走了过去。

    在云南的大理和丽江,冰粉凉虾是一道独特的小吃,加上这里四季如春的气候。不管在什么季节,都能品尝到美味的冰粉凉虾。

    白白小小的虾儿团在糖水,糯糯冰冰滑滑溜溜地入口便直钻入腹,凉意霎时从心底里滋生开来,那滋味甜甜的凉凉的,令人神清气爽。倦乏之感顿消。凉虾因其小、滑、糯、爽,可饮可吃,可小口喝也可大口吞,感觉各有不同。

    嗯,这味道好,加的料比自己前世吃过的也多,那是蜜糖、乌梅汁、玫瑰糖,还有冰雪。朱永兴招呼着杨国骧,在篾桌前的小板凳上坐下。一人吃了两碗,直觉得舒爽惬意。

    朱永兴轻轻吐出一口长气,很自然地伸手入怀,然后皱了皱眉,转向杨国骧挑了挑眉毛。

    没钱,压根就没带钱。朱永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哪里有需要花销的地方。银、铜钱放在身上,还累赘。

    杨国骧在身上摸了摸。也面露尴尬,出门急,换衣服时忘了带钱袋。

    不是吧?朱永兴见杨国骧的样,不禁苦笑,赶忙又努了努嘴,意思让杨国骧把别的亲卫唤过来。几碗冰粉嘛。先结了账再说。

    几枚铜钱被放到了桌上,卖冰粉的民家妇女愣了一下,随即笑着收下。

    朱永兴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个替自己付账的家伙,不由得笑了起来,小样儿的。还换上男装了。

    “谢了啊!”朱永兴也不客气,起身和杨国骧走开几步,招了招手,段琬儿原不知是否该跟着,此时便走了过来。

    “呵呵,见笑了啊,差点成了吃白食的。”朱永兴自嘲地一笑,说道:“段姑娘这是出来闲走,还是――”

    “禀殿下。”段琬儿知道朱永兴既然便装出来,便是不欲让人认出,就着男装拱了拱手,压低声音说道:“民女是随本族智者张老出来的,他说今日奇气见诸大理,内赤外黄,示新主曲尊纡贵,白龙鱼服于市井,说不定能一睹贵颜。”

    朱永兴顺着段琬儿手指的方向望去,不远处的街角摆着一张长方小桌,桌旁的招上有一太极图,显然是算命先生的摊点。桌后坐着一位五十来岁的老者,穿着整洁的白布长袍,眉骨高耸,眼窝深陷,一双半睁半闭的眼睛正向这边看过来。

    奇气?还内赤外黄,咋不说外焦里嫩呢?不过一故作高深的神棍,这是碰巧看见了自己,才信口胡柴。朱永兴身为现代人,当然不相信什么天相、异数之类的话语。只是段琬儿望之殷殷,显然欲请他过去一见。朱永兴略一沉吟,便作了决定,吩咐杨国骧派人回府取些散碎银两,他缓步走了过去。

    来到这个时代,朱永兴已经发现这个名声的重要性,欲成大事,他就要耐着性与各色人等打交道。对敌人,他可以毫不留情,杀伐果决;对其他人,尽管有些心不喜,却也不妨作出谦恭下士的样。既敢称智者,倒要领教有何惊人之语?

    见朱永兴来到桌前,张维翰忙起身相迎,躬身施礼,“贵人根骨正,气足,龙行虎步,必横行天下,建不世之功。”

    “免礼。”朱永兴淡淡一笑,说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吾却要忧心劳神,不及多也。”说罢,随意地坐了下来。

    “贵人言重了。”张维翰也归座笑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仁之美者在于天;天,仁也。贵人又何必忧天?”

    朱永兴轻轻摇头,逆天改命,正是他的追求和理想,岂能顺其自然,无所作为。

    张维翰见所说不为朱永兴所意,便话锋一转,说道:“天圆已张盖,地方如棋局。贵人将天下兴亡置于胸臆之间,欲做盖世英雄,便须有三个条件:机遇、天赋与个人奋斗。普天下有多少人怀才不遇,又有多少人受恩宠提携而一事无成!成败是非,贤愚善恶,自有后人评说。”

    朱永兴听得这话,还觉顺意,便含笑点头。

    “江山易主,古来有之。”张维翰察颜观色,继续说道:“数百年弹指而过,我白人已视汉人为同胞手足,天下兴亡,却也关系自身忧乐。满人入关以来,豺狼本性显露。屠城十余座,杀无辜民众千万。圈田,使百姓无家可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