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兵临城下 (第2/3页)
这些虚话恭维的时候。依你看,明军能有几多人马,围攻城池,我军又胜算几何?”
邵梦凯低头想了想,说道:“伪王李定国当有万余人马,伪王白选若是倾巢而出,也应有一万多士卒。若是再加上附逆土兵,当有两万五千之数。我军兵丁有万余,又倚坚城而守,必定获胜。”
杨珅轻轻点了点头,说道:“明军连战兵带辅兵,总有七万之数,人吃马嚼,耗费巨大。顿于坚城之下,粮草运输又路远难继,必不能持久。待敌疲惫、士气低落之时,我军与援军前后夹击,可获全胜。”
“大人分析得精僻。”邵梦凯又恭维了一句,说道:“如此,滇西之局可定,伪明残军再无复起之机。”
“呵呵。”杨珅笑了两声,说道:“王爷赏罚分明,最重实心任事之人才。介时论功行赏,梦凯高升一步,那是确定无疑。”
“全靠大人美言,全仗王爷栽培。”邵梦凯连忙躬身拱手,嘴上说得极是漂亮。
杨珅伸手虚拦了一下,又说了些笼络人心的话,方才带着邵梦凯继续巡视城防。
……………
不说永昌清军准备依城坚守,挫折明军锐气。三支明军已于月二十七在施甸东北的木老元会师,气势汹汹地杀入永昌郡。月二十,明军终于抵达了永昌城下。
三支明军,赵王白选的实力最强,足足有一万五千兵马,还有两千留守腾冲、龙陵。毕竟腾冲大胜后,那些被俘虏的辅兵,以及被丢弃的伤病清兵,大半都留给了他。经过两个月的休息整顿,这些现成的兵源大部分都被补充进了明军。而晋王李定国,则带来了万余人马,也留下了两千左右的守军。
这样一算,明军已经有了三万多,再加上龙氏、刀氏、猛氏的助战土兵,参战兵力直奔四万。还有三万多辅兵,其两万多都是白选带来的。
局部的战役优势已经确定无疑,但在攻取永昌之前,晋王李定国和赵王白选并不是特别的乐观。攻城啊,没有三倍以上的兵力,或者更高的比例,对于守方是没有太大的优势的。
况且,这已经是在敌人占领区作战,迁延时日、久攻不克的话,不仅师老兵疲,粮草难继,更有被不断前来增援的清军内外夹击的危险。
而朱永兴却显得胸有成竹,大军扎营后,他便带着护卫、工兵队、炮兵的人员开始观察城池,寻找突破口。其实,关于永昌城的情况,通过军情司的情报,以及军永昌兵的讲述,大致情况已经了解,现在只是再一次的确认。
永昌城很古老,与原的城池相比,只能算是小级别。而且也经过了数次修缮,墙砖的新旧程度、颜色各不相同,如同打了补丁的破衣服。
西城墙略矮,无疑是比较好的突破口,但杨珅也注意到了这里,城上布置了更多的火炮。
壕沟有两道,深有丈余,宽有十尺,城下还钉了“梅花桩”。防守的一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