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五章 险地——灰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十五章 险地——灰坡 (第3/3页)

精锐之师。既是精锐之师,除了能战斗,还很能吃苦。在“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的贵州,清军便遇到过从未有过的困难。当时清军走的是重关高岭,大雨又下了将近半月,泥泞三尺,石径尖斜,人员马匹疲毙倒地者无数。

    进入云南后,丛林密布,山峦起伏,道路崎岖,瘴疠丛生,清军行进打仗,也是处在恶劣的环境之。所以,张勇坚信他的经过艰若磨练的部下,能够克服千难万险,赢得最后的胜利。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自信,还考虑到粮道漫长,雨季将至,不易补给的问题,张勇没有选择相对稳妥,但耗时要长,路途要远的迂回进攻路线。就是先沿怒江东岸南下,由古驿道老渡口(后惠通桥所在)渡江,过松山,取龙陵,再北攻腾冲。

    由永昌过怒江,翻越高黎贡山,直取腾冲,这是一条直线,路途最短,合乎吴三桂迅速剿灭的作战意图,也符合张勇在雨季前后速战速决的战前筹划。

    只是,张勇没有想到,几支残破明军仓促会合起来的人马,且没有李定国、白选这样的名将指挥,却在高黎贡山让他所率领的清军吃尽了苦头。

    战斗没有什么悬念的首先在灰坡展开,此时已经是四月十,驻扎四川建昌的庆阳王冯双礼已被部将狄三品设计所擒,正不远千里率军进入云南向清军投降,并籍此拉开了四川明军的投降风潮。

    “举盾前进,前进――”清军将领嘶声喊叫着,指挥着士兵结成盾阵,踩着浮土向上攻山,盾阵后是扛着土袋准备填壕的辅兵,辅兵后则是弓箭手和长枪兵,准备靠近后进行压制和掩护,最后则是冲锋破阵。

    尘土在践踏下飞扬而起,清军将领喊了几声,便觉得嘴里、鼻里已经全是泥,不得不闭上的嘴巴,心暗暗咒骂。不时有清兵摔倒,身体砸在浮土上,掀起了更大的灰尘,遮挡了后面士兵的视线。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