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南泱指引,救外公草药“回魂兰” (第2/3页)
给秦音扣个不孝以及教唆墨亦琛不孝的所谓“罪名”。
但这点小威胁,秦音并不放在眼里。
墨家既然这么多年都不跟虞家有任何来往,但凡聪明人都能看出来这墨家早已跟虞家划清了界限。
所谓的“亲戚关系”,什么亲舅舅什么的,那也要墨家有人承认身份才能站得住脚的。
墨家但凡没人承认,那就是云洲虞氏不要脸地“打秋风”“攀亲戚”呢。
听到秦音与夏之月的对话,刚被打得找不着北的虞菲菲刚要被君司钰搀扶着回到自己位置的动作也是一停,几乎是差点身子一软就要从椅子上跌落。
她确实有个绝对厉害的姑姑!
但即便是那位姑姑,跟墨家那位家主比起来那也得乖乖后退的。
而且,在秦音承认自己跟墨亦琛是夫妻的刹那,虞菲菲更是腿脚发软,整个人瘫坐着站不起来。
什……什么?
秦音竟然兜兜转转是她名义上的“表嫂”!!
她这个表嫂也确实厉害,恐怕是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与她的身份,但她就是不提也不说,而是把她照着一个陌生人的身份收拾。
且还能兵不血刃地让她只能自认倒霉。
墨亦琛已经是恶魔了,娶的这位竟是个更厉害的。
姑姑要是知道墨表哥给她娶回来这么一个厉害的儿媳……她能容得下?
不过不管怎么样,虞菲菲都对秦音有股子敬畏之心了。
这个女人太邪乎,就像是掐住了她的命门一样压制着她。
而且虞菲菲有预感,秦音一定不止这么整自己一顿就能善罢甘休的。
她这人看起来情绪不急不缓,但骨子里的阴毒却不是常人能想象的。
她只是碍于现在的公开场景不好对自己动手罢了。
丝绸大展一结束,她会做什么……可就不一定了。
不行,虞菲菲不能坐以待毙。
她赶紧拿起手机再给父亲拨去电话。
另一边。
“夏之月”见秦音不承认,而且还以柳怡来压过去关于虞玉(夏莹)的存在。
君雨薇当年在京市也是与夏莹打过交道的,两人还以闺蜜相称了一段时间。
不巧,墨家与虞家那点事儿她自然是全然知晓。
甚至墨盛麟与夏莹为什么离婚,夏莹为什么那么多年根本不愿意在南省以及京市露面的原因,她都略知一二呢。
比起秦音这个墨家新媳,她这个所谓的“外人”,却比秦音离那些真相更近。
一时间,君雨薇还不禁生出一种无形的优越感。
“秦总不承认也罢。”
“毕竟有些事只有墨家自家人清楚,秦总不太清楚也是情理之中。”
君雨薇耸了耸肩,一副不太在意的模样,只是这副嘴脸实在欠揍,看得不少人牙痒痒。
周诉有些按捺不住,不过他也不太探得出来对面这人的底细。
要查“夏之月”工作室当然容易,“夏之月”这个人就是君棠月更是好查。
可很明显,此刻出现的这个女人根本不是君棠月。
那么她是谁呢?
她有着二十几岁年轻的面庞,却清楚那么多陈年旧事。
要探清楚她的底细,他恐怕需要花点时间。
“夫人,墨总吩咐过,一切涉及虞家的事宜,您想处理就不必顾及墨家,不必顾及任何人,包括他的生母夏莹。
我也已经很多年没见过夏夫人了,此人到底是不是夏夫人……我也没法判断。
不过,只要她继续冒犯您,即便我们做什么,墨总都是与您站在一边的。”
周诉一时间也拿捏不准这个“夏之月”会不会是夏莹。
如果是,即便嘴上说着不必客气,但总归是墨总的生母,也不能把场面搞得太难看。
秦音点点头,她以为这事阿琛只是跟她说了,没想到底下的人也交代了。
这种任何人都知道他全心全意站在谁那边的感觉,秦音从前很少能体验,此刻却因为有了阿琛以及有了秦家人之后感受的越发频繁了。
“嗯,我知道。”
秦音半勾唇角,只用了0秒接受阿琛这点护着自己的小心思。
“不过此人,并不是夏莹。”
秦音直接了当下了结论,对于这个所谓的“夏之月”,她已经有了些猜想,只是她的猜想任谁都会觉得荒谬,更何况现在接触到这个夏之月所了解到的信息实在太少了。
好在,这场南省丝绸之路大展还有那么长的时间。
她们必然会交手。
届时,她怎么也能窥探一二。
眼下,最重要的是让大赛继续,不要再被打断了。
“南会长,穆会长,我对刚才占用了大赛时间表示歉意。
现在,南省丝绸之路大展,可以正式开始了!”
秦音朝南泱商会和京北商会的会长分别轻轻颔首。
对于南漾从一开始见到自己就开始护着自己的行为,秦音自己也觉得奇怪。
不过也说不定人家南会长就是这么一个“嫉恶如仇”的良善商人呢?
更或者,虞家早就惹到了【南泱商会】,【南泱商会】一开始就宣布了会给出新的入会名额,这就说明南会长早就打算大换血。
所以一开始虞菲菲挑衅自己的行为,也恰恰成了南会长名正言顺清理虞家的***,自己与她互利互惠?
这个理由,似乎也说得通。
不然,她跟南漾非亲非故,她凭什么帮自己呢。
秦音从不信任什么与自己没什么交集的人,特别是才见过一次面的人会义无反顾毫无缘由地帮助自己。
这个社会的生存法则就是“彼此利用”,南漾如果都不是前面的原因,那就是有能与自己互利的心思,虞菲菲事件是她在向她示好。
可……【南泱商会】的南会长所掌控的资源与财势,还需要向她一个新兴企业家示好么。
秦音一时间真的对这个南漾有些捉摸不透。
特别是……“南漾”“南泱”“秦泱”,不知为何她总觉得莫名地有些关联似的。
现在外公夏国誉因为一环接一环的变故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