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百七十八章 通州悍匪,元廷使团 (第2/3页)
迫屈服的。
这些人在大明,若是生活得不如意,未必不会爆发,之前元廷也认识过这一点,曾派人联络,招抚之后,安排人潜伏在大明当细作。
只不过这一套不能持久,一是因为明廷当年管得严,不方便走动,二是因为能被说服过来的多接触不到重要情报,当然,最主要的是元廷也给不了他们大饼之外的任何东西……
细作也是要粮饷的,可草原上的牛马,没办法送中原来,往返一次很不方便,联络一次也困难,这就导致许多策反之后的蒙古人再次陷入沉寂。
这些人,也不是不可为元廷所用,或许这次给孟福送去财宝,可以助力他拉起一支队伍,彻底搅乱大明!
彭锏引着额尔敦等人过了桥,在通州驿安顿了下来,然后对额尔敦道:“都司有言,使臣前来不必进北平,自通州南下便可。你们是打算继续骑马,在明军的护送之下一路南下,还是打算换乘船只,早日抵达金陵?”
额尔敦自然清楚乘船更为快捷,而且相对舒适,可这样一来,所见只能局限在河道之上,船不靠岸,就无法知道大明沿途之事,便开口道:“我等长居草原,不知舟船,怕还是难以适应,不妨就骑马一路南下吧。”
彭锏拱手:“没问题,明日我们再赶路。”
入夜。
彭锏正在巡视,突然被人捂住口鼻,刚想挣扎,便听到了熟悉的声音:“是我……”
额尔敦正在酣眠。
没必要担心安全问题,大明看重脸面,一旦有使臣被害,丢的是大明的国体,这种事没人会去做。
嗯,除了无法无天的顾正臣,不过那个家伙已经死了。
睡梦之中,额尔敦似乎感觉到了什么,突然醒来,伸手抓向床里的刀,却摸了个空,看向桌案处。
昏暗中,只能看到一道人影坐在那里,双手叠着压在长刀之上,长刀杵地,看不清其容貌神情。
“你是何人?”
“你是元朝使臣?据我所知,元廷压根不可能派使臣来大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