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七章 别有隐情 (第2/3页)
间里拿出来,盛在一个雕芙蓉莲枝的玉碗里,算饭后甜点。反正她空间里的玉膏玉髓多,原来是空间再次进化时候,那全是石头的山峰里生出来的,当时她看向那石峰时,散发着莹莹玉光,石山里有一部分的玉石里滋生了乳膏状的玉膏还有形似灵芝的玉芝、流脂状的玉髓等等,而且原本嶙峋陡峭的石峰一反它之前晦暗的颜色,这些蕴含玉膏、玉髓以及玉芝的玉石发出的莹莹毫光,好似原本的石峰是璞玉蒙尘,如今遇到了契机,一下子恢复成那光华的本质。而且那些玉膏散发出来的沁心人脾的馥郁香味,除了安宁,最高兴的就是吃货吉祥了,好在她发现这玉膏玉髓也会源源不断地从那玉石中再生出来,也不怕被它几口吃光了。
就算是源源不断再生,安宁也不好频繁的拿出来,毕竟是和大老爷说好的,她只能每隔一段时间才能从那梦境中拿东西出来,等到她功法进步,相信可以拿出更多来。安宁基本上是每隔一个月就往外掏一回好东西,不说功效,就是这玉膏和四味果的果肉的味道,就是‘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啊!冲着这个,连小福久都很期待,所以安宁绕过了碧纱橱,就对上父子几人炙热的目光,当然了不是对她的,而是她手上的荷叶莲花雕漆小茶盘上的玉碗。
安宁笑盈盈的将小茶盘放在铺着坠流苏的苏绣桌布的精工大圆桌上,景曜和景佑牵着福久围过来,“好香啊!”
安宁笑着招呼走在后面的大老爷,看小妻子眉眼间皆是明媚,张致远心情还挺好,当然了安宁端出来的玉膏也有一部分。他还没有修炼功法之前,还不曾觉得这玉膏是多珍贵,是那天材地宝,只是觉得那些有关玉膏的记载。郭璞注引的《河图玉版》:“少室山,其上有白玉膏,一服即仙矣。”晋张华《博物志》卷一:“名山大川,孔穴相内,和气所出,则生石脂、玉膏。食之不死。”这些古志又有哪个是真实的,莫过是些传说,没想到他还能品尝到,第一次吃的时候效果十分惊人。他足足在沐浴了好几回儿,才将排除的污泥清洗干净。后面修炼了《清心诀》后发现这功法着实深奥,而且突破的契机会越来越难,然而饶是如此,他也发现了不论小妻子给他服用的玉膏,还是那清茶,饮食后他只觉得体内元气凝聚。增加了,第二次服用时候功法突破了,能运行三个周天了,便只觉得不管是什么,一致看成是能增加内力的天材地宝。
“爹?”景曜亟不可待的看着玉碗里,有五彩毫光的膏体,散发着馥郁的香气,令人口齿生津。偏爹还十分墨迹,让他都等不及了。
安宁抿嘴笑,拉着张致远坐下来。景佑问道:“娘,你还没有和我们说这是什么呢?上次娘还和我们说是点心,点心怎么会从碧纱橱内拿出来,还用这羊脂白玉碗这么郑重的盛出来?”景曜笑的温煦,也不着急了,这就叫心有灵犀啊,景佑问的也是他想知道的,娘不要以为他们是三岁小孩哟,就连福久也四岁了~福久趴到安宁怀里,白嫩的腮帮子鼓得如同偷食的仓鼠。乌亮的眼睛也从玉碗上移开了,抬头看着景佑。
安宁一顿,心里叹息,孩子大了,都不好糊弄了,想当初这俩小团子似的凑在她跟前。她说什么就信什么,多听话啊。安宁拿眼神示意张致远,大老爷挑了挑修眉,示意她自己解决。安宁嘴角抽了抽,她就知道,这个老男人心里边儿还在记恨当初她隐瞒的事,好吧,其实现在她还在隐瞒,正想着怎么和翅膀硬了的俩孩子说,偏生的景曜好奇道:“娘啊,你怎么了?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吗?”
熊孩子,安宁把福久抱到她膝盖上来,道:“这是玉膏。”
“还真的是啊?”景佑脱口而出的话让安宁诧异了,她道:“你们知道?”
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