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三章 不要过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四三章 不要过来 (第2/3页)

赐许进入国子监读书的人。这被称为恩监;还有一种依靠父祖的官位而取得入监的官僚子弟,此种荫生亦称荫监。监生也可以用钱捐到的,这种监生,通称例监,亦称捐监,通常这也是最常见的。

    本来如今张致远身为二品大员,有一个入国子监读书的名额。但澄泓本来就是心如明镜之人,他感念张致远的恩情,但心里却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再者说他还是希望依靠自己的力量考取。再说江南文风极盛,正经科举路子方是正道。因而澄泓参加今年七月的院试,一番考试下来,考中了一等,成了廪生,每个月就有二两银子一斗米的廪生补助。

    因中了生员就要入学,这时候摆在澄泓面前有很多选择:府学、州学、县学还有有名的各大书院。在扬州的话自然有府学可入,就是江南//无弹窗无广告//极富盛名的白鹿洞书院也可去。自己的学生成为了廪生石先生也很高兴,但石先生一向严厉惯了也只赞了两句,反而是让澄泓切记不可骄傲仍需戒骄戒躁、不露圭角。至于到哪儿读书的事,张致远和石先生商量了一番,一致决定让澄泓入府学读书。

    张致远和石先生的意思是,澄泓的底子打的好,又孜孜不倦,方在几年间就学问有所成,这进度和其他的生员不相上下。这读书读的不错,少的就是人情世故上的历练,这仕子之间人情往来不见得比读书简单,他现在年纪相比于其他的生员年纪还小些,放在眼皮子底下还令人放心些,再者说了他这个年纪正是需要几个益友,将来可能既是朋友又是同乡,感情无疑比同僚更可靠些。再者说了在府学中,扬州本地官吏的子侄甚多,澄泓虽不是张致远的亲儿,但澄泓是认在张致远门下的义子,端看的是张府的子弟,若能接触到其他人,对张致远这个巡盐御史的意义不可谓不大。还有就是澄泓目前结交的好友,安然还有蒋家儿子蒋韵都在府学读书,三人之间还可以相互照应。这府学无疑是几者之间最好的选择了。

    见干爹和先生都已经决定了,再者澄泓也不愿离开扬州到别处求学,干爹和先生都为他考虑好了,他心里也是愿意的,因而就到了府学读书,五天休沐回来!因澄泓入府学读书,石先生也闲了下来,回自家的院子和妻子养养花草逗逗猫狗儿,偶尔闲情逸致来了就邀上好友踏青、游河、赏景等,过得也非常惬意。等澄泓休沐回来时,石先生还是会考校他学业,再指点一二罢。

    看到澄泓回来,福生和安康颠颠的跑到他住的晨曦院里,问问大哥哥在外面求学时的事,再者就是过来捣乱,缠着澄泓和他俩讲故事。澄泓对两个小的非常爱护,耐心十足,回来时还给他们俩带了些小玩意儿。“这两把小木剑是你们小舅舅买的,让我捎给你俩的。”

    “看我天下霹雳无敌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