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七回 军破 (第2/3页)
吗。
郭淮被骂的羞愧难当,不由得以手掩面躲在人丛之中不敢出来了。这边姜维一看这样可不行,大喝一声,说司马叔达,休得大放厥词!有道是君不正臣投外国,父不贤子奔他乡,司马懿篡魏已代,实为魏贼,郭淮原为大魏之臣,不得已而降贼,今归为曹仓舒帐下之将,弃暗复归之于明,名正言顺,于理无亏,于节无损!你也不要吵,你也不要叫,赶快放下武器我饶你不死!
司马孚看了看姜维,呸了一声,说我司马家只有站着死的鬼,没有屈膝请降的人,想要我投降万万不能,今日有死而已!说着拔剑催马奔郭淮冲了过去,他身边的亲卫也各拉刀枪紧随其后,郭淮旁边的邓艾一看心说你这是找死啊!他挂枪摘弓对着司马孚就是一箭,这一箭正中司马孚的前心,司马孚大叫一声一头撞倒马下绝气身亡,邓艾手下人乱箭齐发把冲上来的司马孚亲卫全都射杀当场。
邓艾见司马孚死了,纵声高喊:“司马孚已死,尔等还不早降更待何时!”他这一喊,四周围的中华军齐声高喊:“降者不杀!”一见主将死了,晋军大部分都放下武器束手就擒,只有少数的死硬分子被乱箭穿身而亡,最后打扫战场,司马孚带来的七万人马战死五万有余,生还者不到二万。
之所以会有如此的惨败,真要追究原因,全在司马懿和司马孚的身上呢。如果不是司马孚忙中出错轻易进了定边城也不会让人家包了饺子,如果不是司马懿判断失误至使令狐愚的大军疲于奔命,也不至于连一战之力都没有,总之这真应了那句话了,叫一将无谋,累死千军。正是由于司马懿兄弟的小小失误,导至了整场大战的失利。
把司马孚军消灭了之后郭淮又活过来了,徐庶命他去劝降王肃,王肃留在长城外的军队他一直没有动,结果郭淮去了就碰了一鼻子灰,王肃宁死不投降,虽然他不如他爸爸那么有火力,但是他骨子里流的也是王朗的血,那也是有血性的汉子,他跟郭淮说了,忠臣不视二主,烈女不配二夫,我是不会投降的!不过我手底下的军兵,有愿意投降的我不拦着,不愿投降的还请伯济兄给他们留一条生路。最后王肃当着郭淮的面拔剑自刎。
郭淮恭恭敬敬的给王肃拜了三拜,说子雍兄,你才是真正的养士爱国之人,我服了!你放心,你手下的兵丁有不愿意投降的我保他们平安无事!这就是忠臣孝子人人敬,郭淮虽然当不了忠臣孝子了,但是他还是从心眼儿里敬佩忠臣的。
回去把王肃已死的消息回报给了徐庶,徐庶没有多说什么,马雷一个劲儿的扼腕叹息,他知道这个王肃可不是个一般的人。徐庶之所以没动王肃,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马雷极力主张把他招降了。马雷从马超那里知道了许多不为人知的事情,这个王肃就是其中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