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回 水镜书院 (第2/3页)
两个人带着从人来到了书院门口,远远就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传来,弃车登山,山旁的溪水潺潺而下,两边花香阵阵,空山鸟鸣声传出多远去,马超觉着心旷神怡,想起陶渊明的诗来了,不禁出声吟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
他刚刚说完,一声大笑从旁边儿的山路上传过来,一人高声言道:“扶风马超,果然大才!”说着一个身背竹篓的人从旁边儿的山林中转了出来,马超抬头观看,就见这个人身高九尺开外,松形鹤骨,器宇不凡,看年岁有五十多岁,穿一身布袍,腰里头系了一条水火丝绦,足蹬多耳麻鞋,手里提着药锄,背后背着竹篓,往脸上看,一张长脸,两道长眉随风飞舞,一双大眼射出慈祥的光芒,鼻直口方,大耳有轮,一部须髯根根露肉条条透风,光头没戴冒子,头发打了个结用布包起来用一根竹簪子穿起来,头发胡子都乌黑浓密,一点儿老态也没有,一看就是个长寿之相。
这个人看着马超点头赞叹,马超拱手一礼,说道:“扶风马超见过水镜先生!”这个人哈哈大笑,说道:“不敢当将军大礼,阳翟野人司马徽还礼了!”原来这个人正是水镜先生,水镜先生说着话放下药锄给马超躬身一礼,马超急忙侧身让开,黄承彦笑道:“老友不要客气了,咱们到里面说话吧!”
水镜先生点了点头,说好好好,黄承彦摇了摇头,这个水镜先生又称好好先生,不管你问他什么,都是一句话,很好!很好!如果有人问某人某事怎么样啊,他就是一句“很好,很好!”,连他的妻子也不解地劝他说,人家有所疑,才问你,你哪能一概说好呢!你这样一皆说好,并不是是非不分黑白不辨吗!德操说:“像你这样说,也很好、很好!”于是他有了好好先生之名。我怀疑明朝的张好古就是水镜先生转世的!
司马徽请马超先走,马超闪退一旁,说了声:“先生,岳父,您二位先请!”司马徽一愣,看了看黄承彦,说道:“岳父?黄兄,你的动作也忒快了点儿吧?”黄承彦哈哈大笑,拉着司马徽往上走,信口说道:“这不是老朽快,乃是我那个不成器的弟弟办了一件天大的好事啊!由仙翁左慈为媒,早已将小女许配孟起了!”说着三人一路进了书院。
到了里边,有小童子把竹篓接过去,马超提鼻子一闻,原来是采了一篓鲜蘑菇,司马徽请马超和黄承彦进屋,三个人跪坐在那里,有小童给献上茶来,司马徽说道:“这是老朽亲手制的茶,只是味道一直不如江东陆家所售卖的好!”马超哈哈一笑,说道:“先生若要好茶尽管来问在下!”说着把后世的烹茶技术传授给了司马徽,然后又告诉他什么是功夫茶,茶分几大类,最后说茶有十德,可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