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道理枯燥又乏味,不如直接上手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道理枯燥又乏味,不如直接上手段 (第1/3页)

    谎言不会伤人,真相才是快刀。

    如果黎牙实胡说八道,出口成脏,把费利佩的家人都骂了,费利佩甚至不会理会黎牙实,因为也就这点本事了,费利佩要是搭理他,那才是费利佩输了。

    可黎牙实不是胡说,他说的是实话,甚至评断十分的客观。

    作为一个士大夫,一定要会一件事,如何在不说脏话的情况下,把人骂到破防,骂到痛不欲生,如果能一两句话,就能戳到人的心肝脾胃的要害之处,就是一个合格的士大夫了。

    显然,黎牙实是个非常合格的士大夫,他骂起人来,都是专门往人肺管子、心窝子里戳。

    一句话,把费利佩前半生所有的辉煌成就,全都给毁的一干二净,你费利佩就是日不落帝国的君王又如何呢?可对历史的推动意义,体现在哪里?

    那么多金银、货物,拿到之后,不说推动整个泰西的发展,就是西班牙本国,有没有解决问题?

    马德里,仍然遍地的贫民窟。

    费利佩听到这句话后,是真的破防了,这其实一点也不奇怪,黎牙实在大明不太敢展现自己的攻击力,即便是十分收敛,有的时候,皇帝也会破防,会多关他几天,杀又有点不舍得,只能关关放放。

    最让费利佩破防的是,黎牙实一直是他的忠臣,是他自己把黎牙实推出去的。

    这不是黎牙实第一次回泰西,上一次索伦特使贩卖阿片被杀,黎牙实专门从大明回到了泰西,跟费利佩谈了足足十五日,讲的东西,他费利佩一个字没听进去。

    黎牙实让费利佩不要着急进攻英格兰,费利佩不听;黎牙实让费利佩不要再搞刺杀了,除了让敌人人心更加凝聚,毫无作用可言,费利佩不听;

    黎牙实用了足足一整天的时间,给费利佩讲中国刺杀文化和刺杀政治的衰弱,中国用了几千年的时间,早就用无数的实际例子证明过了,搞刺杀除了能收获一点情绪价值外,其余的只会适得其反。

    政治是一个无情的游戏,只追求情绪价值,就会大败亏输。

    刺杀这种歪门邪道,早就应该抛弃了。

    黎牙实讲了很多很多,他那时候虽然不如现在,但相距不远,费利佩哪怕听进去一句,也不至于深陷远征的泥潭里,动弹不得。

    怪黎牙实不肯为西班牙尽忠?黎牙实真的已经很忠诚了,他做到了一个臣子能做到的一切,可惜,费利佩不听。

    朱翊钧感觉自己犯了一个致命性的错误,不应该放黎牙实回泰西,他不知道这个决定,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作为一个皇帝,他天然不喜欢不可控的局面出现。

    往好的方面想,黎牙实回到泰西,可以把泰西的水搅浑,让大明有更多的时间,在海外开拓,获取更多的利益,更加容易、更加方便接收西班牙日落时候的遗产。

    第一个日不落帝国,正在日落,这是费利佩不理智决策的代价,所有能够远洋航行、环球航行的国家,都在抢夺日落的遗产,大明也不例外,东太商盟有三个西班牙的总督府,大明正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加强羁縻。

    而泰西一旦大乱起来,大明趁机可以抢占更多的好处。

    可是往最坏的方面考虑,黎牙实一旦成功,泰西真的有了足够强劲的凝聚力,会让泰西诸国,在海洋开拓中,最终获得胜利。

    毕竟分裂的泰西,才是最好的泰西,无法形成合力,很难和大明在海贸上形成有效竞争。

    朱翊钧擅长料敌从宽,他凡事都往最坏了想,往往能得到好结果,这已经成了他的路径依赖,很多时候,做好最坏的打算,可以让处置国事更加游刃有余。

    比如万历初年,朱翊钧甚至做好了辽东藩镇化的准备,李成梁和其代表的辽人,也曾经是京营的目标,这一点,朱翊钧、戚继光都没有隐瞒过李成梁和李如松。

    李如松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做好了拿他父亲当军功的打算,这不是一个困难的选择,李如松看到了皇帝坚定的振武决心,如果父亲看不到,他必须要通过行动,让父亲知道这种决心。

    李成梁在万历二年的时候,就知道了皇帝、戚帅的这种准备,李成梁也没有过多的权衡利弊就做出了决策,没有带领辽人,走向养寇自重的路线,而是成了大明尊贵的宁远侯府。

    甚至只要李成梁安稳离世,他们家立刻就会成为国公府,这代表着辽东最终没有走向藩镇化,这对大明、对朝廷、对皇帝,对辽东、对辽人而言,都是最好的结果。

    真的闹到兵戎相见的地步,谁都无法体面。

    李成梁可以理解朝廷、皇帝、戚帅的担忧,只要长着眼都能看到辽东局势在恶化,他很多次都表示,有的时候养寇自重,只是为了自保,万历维新之前,大明戎政什么模样,维新之后,又是何等的景象?

    如果抛开时代背景去讨论行为,没有意义。

    皇帝也能理解李成梁,戚继光、俞大猷打了胜仗,还要戴罪立功,大明戎政的畸形,有目共睹。

    对于黎牙实回到泰西,是否会让泰西拥有对抗大明的实力,这需要皇帝做出慎重判断。

    而皇帝判断的结果是,黎牙实很难真正改变泰西,他给出的最终方案大一统,的确是泰西问题的答案,但黎牙实做不到,费利佩也做不到,后来的拿破仑也做不到,小胡子也做不到。

    泰西出不了始皇帝,更出不了朱元璋。

    万历维新大思辨,礼部对奋六世之余烈这句话,有了新的理解,把始皇帝在位期间的历史仔细梳理一遍就会发现,始皇帝刚做秦王的时候,秦国并不具备鲸吞天下的国力,始皇帝统一六国,有极大的偶然性。

    而始皇帝蹚出这条血路之后,后人才知道这条路走得通,可以走,才沿着这条路一路走到了今天。

    秦国时间很长,但秦朝的时间却十分的短暂,按理说这么短暂的朝代,在历史上应该存在感很弱才对,但历朝历代的读书人,都会反复讨论秦朝,这恰好证明了,始皇帝的重要性。

    同样,泰西出不了朱元璋,罗马灭亡那么久,始终没能闪电般归来。

    “黎牙实是个聪明人,他在大明二十年,他清楚的知道了结果。”朱翊钧放下了担忧,他的勇敢,可以给泰西带来一些改变,可是改变根本,需要的时间,不是十年、五十年,而是五百年以上的时间尺度。

    朱翊钧放下了担忧,看完了礼部的奏疏。

    费利佩派了特使到大明来,要接替黎牙实的位置,继续保持和大明的沟通,保持两国的商贸往来顺利进行,维护大明和西班牙之间的友谊。

    让朱翊钧非常意外的是,费利佩对大明皇帝的观感仍然很好。

    费利佩在国书中,专门提到了远在东方的大明皇帝,两次用国书郑重的提醒过他,要小心大西洋的风暴,不要轻易发动远征。

    神是不能流血的,小败小输,可以归咎于将领,可是一旦大败亏输,那神就不是神了,无敌的神话就会被打破。

    他已经清楚的意识到了远征失利的惨烈后果,但这条路已经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