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八章 满紫北极天枢星,满绿天枪上将星 (第3/3页)
杀人只会让言路闭塞。
凌云翼无奈,摇头说道:“元辅还是太慎重了。”
朱翊钧回到了通和宫,一如往日那般勤勉,但批阅着奏疏的感觉,截然不同,往常时候,他批阅奏疏都有一种急迫感,这种急迫感,让他颇为焦虑,人一旦焦虑,心神不宁,就会易怒。
易怒则昏,在暴怒之下做出的任何决定,都会后悔终生。
但没有奏疏不过夜这个规矩后,那种急迫感,立刻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他处理奏疏不必过分着急,这就是一天的活儿,想什么时候干,就什么时候干,没有那种催人跑的枷锁了。
“臣以为先生讲的有道理,陛下是齐天大圣,这奏疏不过夜就是最大的紧箍咒,念得多了,怕是要一棍子敲死唐长老。”冯保满脸笑容,他的心情好极了!
其实陛下自己都没注意到,最近一段时间,陛下变得有些喜怒无常起来,近前伺候的宦官们,有的时候,大气都不敢喘一个。
前几日,有个御前伺候分门别类整理奏疏的小黄门,不知为何开始打嗝,陛下当时处理了一本奏疏心情不好,只看了一眼小黄门,那小黄门立刻就不打嗝了,吓得七魂六魄只剩下一魄了。
那小黄门后来找到了冯保,磕了好多头,连遗言都说了,生怕自己明日就被沉井了。
冯保好生宽慰,小黄门才回了魂,过几日见没事,才安了心。
伴君如伴虎,圣上表现出了一些喜怒无常,让冯保格外担忧,他却全然不知症结所在,无法解决。
张居正到了通和宫,和皇帝大吵了一架,以紧箍咒做比喻,不仅给陛下解了套,还给冯保、宦官们解了套,通和宫的氛围,立刻变成了前些年的严肃活泼,庄严轻松的氛围。
“好你个冯保,内外勾结,现在也站先生那头去了是吧。”朱翊钧轻笑了声说道。
冯保知道陛下说的是玩笑话说道:“先生也是为陛下好,臣是陛下家奴,陛下好,万事顺遂。”
张居正闯到通和宫,跟皇帝吵架,吵得叶向高差点跑去入厕,但张居正说的很有道理,心火亢盛则肝气郁结,必然脾虚痰湿,长期以往,失眠、烦躁必然接踵而至,那人能好才怪。
“就怕这九章稽查法,波及无辜。”朱翊钧有些担忧的说道。
无形的枷锁消失,九章稽查遴选,看起来很美,但伤及无辜,把一些能臣、贤臣给打压了下去或者赶出了朝廷,那就不是皇帝本意了。
“陛下,这九章稽查,其实是二十七章,文渊阁盖了章、司礼监盖了章,陛下不朱批只盖章,如此九次才会筛选出来。”
“文渊阁阁臣是文官之首,宦官有自己的小算盘,陛下是人君,如此筛选,但凡是这奏疏有一点用,也不至于一点用没有了。”
九章雷霆之怒,可不是那么轻松可以触发的机制,文渊阁盖了、司礼监盖了,皇帝看过也觉得无用盖了,才算是一章。
在冯保看来,能集齐如此九章的臣子,杀了,都是陛下宽仁。
冯保将张居正的奏疏拿了出来,放在桌上说道:“而且这九章之法,不是只有九章,还有六章、三章,一章。”
“一章,是吏部左侍郎申饬少说无用之言;三章是吏部自查;六章是都察院御史纠察;只有到了九章,才是到反腐司。”
“这是一套完整的纠错制度,是先生用三年琢磨出了法子。”
那天张居正光顾着吵架了,九章之法的细节,张居没讲清楚,这就赶忙专门写了个奏疏,请陛下核准。
“原来如此。”朱翊钧把张居正的奏疏,仔细看完后又看了一遍,才确定了《亲政九章疏》的可怕之处,这是一整套完整的纠错办法,防的就是长篇累牍无用奏疏,空耗皇帝精力。
其实触发一章,就已经非常可怕了,来自吏部天官的申饬,无论是谁,都要郑重对待。
反贼走不到九章,反贼要有这种意志,他就不做反贼,而是和高启愚一样,做个能臣了。
“有个能臣,比什么都强。”朱翊钧朱批了张居正的奏疏,情真意切的写了近百字,感谢张居正的辅佐之功。
“黔国公府送了很多翡翠,那全紫翡翠做成的北极天枢星做好了没?做好了,就给先生送去。”朱翊钧琢磨了下恩赏,拿出了内帑里的大货。
巨型满紫蛋面北极天枢星,重达三斤二两四钱,满紫如同玻璃一样,没有多少杂质的大货。
这满紫无棉的大翡翠,需要两只手才能抱起,打磨的极其晶莹剔透,放在石灰喷灯下,美轮美奂,除了主星外,还有一百零八颗小的翡翠珠,都是一块翡翠上出的货。
日后张居正家里子孙不孝,每一代从上面敲一点下来,也足够富贵一生了。
(满紫北极天枢星)
“陛下,这不是要给元辅的传家宝吗?”冯保低声问道,传家宝的意思是,这块北极天枢星做出来,本来就是要给张居正,不过是要等张居正百年之后赐予张家的恩赏。
这是一张牌,现在皇帝拿出来直接赏赐了。
“你倒是提醒朕了,把北枪上将星的也给戚帅送去,东征136星也一并赏赐下去。”朱翊钧又写了本圣旨,把另外一件相同规格的宝物,赐给戚继光。
戚继光自然也有,文张武戚,左膀右臂,戚家传家宝也做好了,名叫北枪上将星,个头一样大,是满绿翡翠雕刻而成,配有108颗小的翡翠珠。
除此之外,东征英豪录的136将星,也有类似的恩赏。
“怎么不舍得了?”朱翊钧写好恩赏圣旨,笑着问道。
“是有些不舍得。”冯保想了想,如实说道。
如果内帑突然困难,可以把这些宝物换成白银,陛下直截了当就赏赐了出去,这些东西敲开了来卖,怎么也有一千多万银进账了,运作好一点,几千万银都有可能。
“小气。”朱翊钧将圣旨用印,让冯保去恩赏了,冯保就是再不舍得,有了圣旨,他也必须去了。
冯保摆出了好大的阵仗,把所有宝物放在了车上,招摇过市,甚至还专门在京师绕了一大圈,让京师所有人都看到了陛下这次恩赏的庞大规模,光是车队,就有六里多长。
如此招摇,是为了彰显皇恩浩荡,绕了好久,冯保才去了全楚会馆和大将军府把恩赏发下去。
“爹,这东西,得值多少银子啊?陛下如此厚赏,这日子不过了吗?”戚昌国有些呆滞的说道:“还是说陛下打定了主意,打算把天下势要豪右、乡贤缙绅杀干净?”
“陛下要造反了吗!”
“胡说八道!”戚继光踹了戚昌国一脚。
戚昌国,是戚继光最出息的三儿子,今年二十七岁,锦衣卫指挥北镇抚司提刑千户,配蟒玉绣春刀,和戚继光年轻时很像,颇为魁梧。
戚昌国不是没有恭顺之心,是完完全全被震惊到了,翡翠这东西颇为昂贵,都是论厘卖,他面前这个天枪星,三斤多重的宝石,一斤多重的纯金底座。
底座上刻着戚继光百战之功,每一战都详细记录,戚昌国下意识的觉得,皇帝终于要举旗造反了!
这一天终于来了!
戚继光摇头说道:“把东西带上,去通和宫,这么厚重的恩赏,咱家不能要,陛下也缺银子,国朝也缺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