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百六十四章 人无廉耻,王法难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九百六十四章 人无廉耻,王法难治 (第3/3页)

入了太医院。

    张景岳在万历七年入解刳院,潜心钻研,万历十五年,二十四岁的张景岳就凭借《妇人规》成为了太医院妇科大医官,成为了解刳院最年轻的大医官,和大医官吴涟并称妇科圣手。

    万历十五年,张景岳总结了关于产后发热的所有症状,并且在整个京师进行了推广,一举将产后发热的概率从两成,也就是20%,降低到了1%,并且其方法,写入了《卫生与简易方》内,全国推广。

    五个妇人生子,就有一对母亲和孩子,会陷入产后发热的症状,其中有一人会死去。

    而陈实功、张景岳、吴涟等大医官联合制定的《妇人规》,将这一概率降低到了不足1%,当真是功德无量之壮举。

    奏疏主要是邀功,就是三年时间,整个京师所有的稳婆都经过了培训,在整个京师范围内,进行了为期三年的统计,最终确定手段有效,才奏疏入朝报喜。

    其主要措施有三条:

    一:勤洗手,接生稳婆和医官,在接生之前,必须要用热水两盆,用皂角、胰子洗手,清洗干净,接触婴儿的所有人都应洗手;

    二:灭臭虫,产房绝对不可有任何臭虫,最好能够在生产前,对屋内进行全面打扫,减少臭虫蚊蝇;

    三:洁产褥,必须沸水蒸煮半个时辰,晒干后,才能使用,襁褓、尿布也该做到。

    “这里面还有朕的功劳?”朱翊钧看完了陈实功等人的奏疏,有些惊讶。

    冯保低声说道:“吴太医给众嫔妃接生,总结的经验。”

    吴涟作为宫廷大医官,其实宫里的规矩更多。

    比如接触婴儿要用高度烈酒对手进行消毒;比如任何进出产房之人都要沐浴更衣,甚至要佩戴口罩;比如产房整个院落都要灭虫;比如产褥烈酒浸泡,蒸煮后晾晒使用等等。

    六岁之前的孩子,最容易夭折,这也是这些年,陛下子嗣无人夭折的原因,吴涟对卫生的要求,堪称苛刻,尤为注重六岁之前的卫生。

    冯保低声说道:“陛下,文成公的侄子王建,之所以能用官舍牟利,也是因为卫生二字。”

    官厂官舍,每年腊月二十四扫尘,那天也是官厂过年第一天休沐。

    这一天,官厂的把头,会带着自己班上所有工匠,把官舍所有的家具抬到院子里,对整个屋子进行全面清扫,除虫除鼠,并且对家具进行维修整理。

    每到这一天,官舍上下,全都是晾晒的各种家具,被褥。

    除了每年大扫除之外,还有公厕,每一舍有公厕一间,公厕粪便定期清理,蚊虫鼠等滋生极少。

    又因为官舍大戏台周围的商铺,米面粮油供应充足,各家不会过多囤积粮食等物,所以整个官舍可以用干净卫生去形容。

    万家园官舍有自己的惠民药局,接生等事,也都是在惠民药局里进行。

    整体而言,一旦成为官厂熟练工匠,并且五年以上,连生孩子,都比官厂外要卫生、安全的多。

    用匠人们的话说,得北极玄灵荡魔南极赤炎广利洪圣天尊庇佑,岁岁无灾。

    洪圣天尊的玄灵荡魔是王崇古,赤炎广利是朱载堉,他们两个人的形象,共同构成了水火神的初始形象,官厂的一切,都是水火神保佑。

    所以,就有人走门路、找关系,请托入住官厂官舍,这就有了牟利的空间。

    而大明皇帝培养的一千五百名奔赴大明各地的医学生,熟练掌握了《卫生与简易方》里面的所有内容,这些条规,注定生民无数。

    “好好好,这才是真贺表!”朱翊钧很喜欢这样经过了实践证明有效的贺表,这样的贺表再多,朱翊钧也嫌少。

    大明皇帝对这些有用的贺表都很喜欢,而今年的贺表,主要内容是关于侯于赵那本《翻身》的读后感。

    朱翊钧去年为这本书朱批作序,还给了六个字的批语:唯自强,有新生。

    朱翊钧要求三经厂刊刻,发给大明各府州县,要求有官身者,每人都写一份读后感,限期270天,因为雕版、刊刻、交通等等原因,时隔一年,皇帝的要求有了回应。

    皇帝甚至不要求官员们对《矛盾说》有读后感,却要求对《翻身》有读后感,可见,陛下对这件事的重视。

    朱翊钧看完了几乎所有的观后感,并且每一本贺表都给了朱批。

    万寿圣节,是恩情叙事的一部分,八月十七日,皇帝的万寿圣节休沐三日开始了。

    顺天府丞杨俊民举行了鳌山灯火,给皇帝举行了生日会,皇帝出面见了群臣,却没有参与鳌山灯火,主要是为了避免赏赐百艺的赏钱,皇帝还是一如既往的节俭。

    次日皇帝前往了北大营,操阅京营军马,这是一次小阅,并没有像去年那样大动干戈,也没有阅舰式;

    在京堂欢庆万寿圣节的时候,反腐司御史徐成楚落水后的反复发热,终于在使用了三瓶老卤水的情况下,彻底痊愈。

    “这外面为何如此喧闹?”徐成楚刚刚大病初愈,刚到武昌府府衙坐班,准备看看陈末调查的情况,就听到了外面的喧闹声。

    “那容城县袭杀钦差,这武昌府莫不是要挟民自重,逼我不能查案不成?”徐成楚想到了某种可能,面色变了变。

    陈末摇头说道:“徐御史想多了,外面喧闹,是因为被陷害的把总被释放,这工兵团营把把总接回去,才有了如此吵闹。”

    “原来不是挟民自重。”徐成楚听闻,才松了口气,京营派出至容城县,还只是出动了镇暴先登营,这要是继续对抗调查,陛下怕是要发兵平叛了。

    第三工兵团营把总赵又新,举报同知宋英廉用惠民药局贪腐,这案子兜兜转转回到了宋英廉手里。

    把总赵又新锒铛入狱,还背上了咸宁县库仓亏空的黑锅,说赵又新在咸宁县组建工兵团营的时候,吃空了库仓。

    徐成楚养病期间,陈末把案子从头到尾彻查了一遍,还了赵又新清白,从府衙释放归案。

    宋英廉已经被陈末抓捕归案。

    “把总赵又新被判了流放,可是宋英廉不敢流放赵又新。”陈末说起了查案中的细节。

    宋英廉依靠自己地位权势,判了赵又新有罪,但迟迟无法执行,因为宋英廉怕,怕把赵又新真的流放了,这第三工兵团营哗营。

    赵又新的威望极高,真的流放,振武营、罗木营旧事,就会重现,工兵团营之所以没有哗营,完全是因为在等朝廷钦差的处置结果。

    “这十二个案子,这就查清楚了?”徐成楚不敢置信的翻动着所有的案卷,太快了,他就生了一场病,案子就彻查清楚了!

    地方衙门,居然不是对抗,徐成楚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轻松就查明白的案子,而且还是个窝案。

    陈末满是笑意的说道:“徐御史不怕死,他们怕死。”

    “所以湖广地面官吏,全都积极配合,生怕这查的慢了,雷霆之怒就来了。”

    “我所到之处,莫不是竭诚配合,生怕我查的慢,查不到,到哪个衙门,连涉案之人都召集起来,等我带走。”

    “甚至有不少是自缚缇骑面前,主动交代。”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