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0章 乐寿堂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30章 乐寿堂制 (第2/3页)

花盆的,那就是乐寿堂。

    据说慈禧爱花如命,特别是兰花,因为她小名儿叫兰儿。看来这当太后的,小时候也没啥异常,这小名儿,进村里找十个丫头,没准儿两三个叫兰儿,兰花,阿兰什么的。

    因为爱花,所以慈禧的住所一年四季不断花儿。这花盆,就显得很重要了。

    现在来看看这几个款儿。体和殿制的器物,包括花盆、盒、灯笼尊;大雅斋制的器物,主要是陈设器,还有就是餐具,宫里那得叫供膳器;储秀宫是慈禧年轻时呆的地方,五十大寿又搬回去了,储秀宫制主要是大盘,最大的直径甚至达到90厘米,估计是为这五十大寿庆典烧的。长春宫制则主要是文房用具。

    再就是这个乐寿堂制,基本就是专烧花盆的。因为此款儿只出现在花盆上,花盆这东西,除了钧窑的,入不了有些大收藏家的法眼。再加上市场上出现的乐寿堂制花盆还是少。所以,一眼看出这是慈禧专用花盆的,还是有些难度的。

    再说了,就算知道这乐寿堂,还得有分辨是不是仿品的眼力。

    “挺不错的。不过我看粉彩的特点像是同治光绪时期的,我看不是康熙民窑,倒像是晚清民窑。”唐易放下花盆,对摊主说道。

    “我看出来了,你是想要。瓷器这东西,见仁见智,咱们也别讨论年代了,你就说你能出多少钱吧?”摊主来了个干脆的。

    “我说出十块钱・・・・・・”唐易看着摊主脸上变色,又笑着接口道,“那也不能够啊!你是卖东西的,还得你先开价。”

    “就冲你刚才借火给我,我给你说实话,这花盆是我切的货,就剩这一件了,包老的东西。”摊主开价前先亮了一句。所谓切的货,和平时常说的正货、存货、切货不是一个意思,摊主是说这货是从同行手里拿的。这种情况一般是因为某位同行突然间批量来货,不愿一件一件出,高于进价加点儿利卖给其他同行,为的是快速出手。

    这摊主没说他当时拿了多少件,也没说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