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零章 梁山那一抹朝气 (第2/3页)
”的理念。
以前王进跟各个老师傅们都有过探讨,提供先进的思路。酿酒不说,锻造的熔炉炼钢,碳粉吸附,砖窑厂在哪开洞通风冷却,内衣裤之类也有涉及……
而这些大半辈子都吃这行饭的师傅们不负所望。在各行各业上多少都有些成果,甚至屡屡创新。
目前山上有三四万人,人口红利,逐渐体现出来。
酿酒坊,酒水的产量是以前十倍不止。
制衣纺,妇女同志们努力之下,除了普及了山寨的制服。还能有余力来缝制袜子和背心等必需品。
砖窑场烧制的水泥拒不对外,而那些青砖黑瓦烧制成功率大大提升,月前就兜售,产量
持续增加。
如铁匠铺,制糖作坊等地满足自身所需外,还可以对外出售。为山寨带来收入,令王伦眉开眼笑。
医疗处几天来也在快速招人扩建,筹备山寨医疗团。甚至还向外放出风声,疑难杂症者可上山就诊。就连最拉胯的船坞有了平简大师,也开始抖擞起来。采购制造海船的木料,上好桐油嗓门大了不少。
至少有上千人对水泊养殖磨刀霍霍的准备。这么多人现在只能将原本提案中“水产局”提前搬出来。
基本上每个人都得到了妥善安顿,都有谋生手段。尽管初期的预算至少投入三百万贯钱财却是值得的。在寨主王进英明的策略之下,一切都步入正轨。
除了这些老少妇孺,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山寨上的青壮。只要符合考核标准,每个人都能参军入伍。
身体素质好,又没有疾病,便会成为新兵。接受为期两个月的训练,之后才会根据实际情况成为各兵种替补,也称为预备军,之后才会进入野战营。
不愿意上阵杀敌,或有管理才能的,便会送入后勤。那些十五六岁,四十岁又不老的人群则会成为二线战斗人员。其待遇在后勤和野战军之间。
在山寨武装力量方面,入选标准就是这样。
虽然说起来有些笼统简单,实际上要比这严格很多。比如有些人刚上山营养不良,身体素质差,不用担心,过段时间杨,会再次进行兵丁体检筛选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