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5章 失踪人员调查 (第3/3页)
13日凌晨 2点之间,身高 175-180cm,体重 65-75kg,左手无名指有陈旧性骨折,这些特征像枚生锈的图钉,把搜索范围钉在了“男性、30-40岁、近期失踪、有颈部损伤可能”的框架里。“把近一个月失踪的建筑行业人员单列出来,”他推了推小马的肩膀,“死者工装的布料成分显示是建筑工人常用的耐磨面料。”
小马翻着鼠标滚轮,屏幕上的信息像浑浊的河水般淌过:“查了,全市登记在案的失踪建筑工人有 217个,但信息不全,好多连近期照片都没有。”他点开一条“刘志远,39岁,钢筋工”的记录,照片里的男人穿着蓝色工装,嘴角有颗痣,“你看这个,身高体重都对得上,但失踪日期是半年前,死亡时间对不上。”
小周突然从打印机旁跳起来,手里举着张皱巴巴的纸:“我找到个相似的!”她把纸拍在张辉面前,“张强,36岁,泥瓦匠,7月 11日失踪,身高 178cm,体重 70kg,和死者特征吻合度 80%。”纸上的照片里,男人穿着深蓝色工装,左眉有颗痣——但法医报告里说死者左眉光洁,连个痘印都没有。
“排除,”张辉的笔尖在纸上划了道粗线,“眉骨特征不符。而且这人失踪前在外地打工,工友说他 7月 10日就离职了,不可能出现在本地的养殖场。”他调出张强的银行流水,“最后一笔消费在邻市的火车站,时间 7月 11日上午 9点,与死者的死亡时间线对不上。”
信息中心的时钟指向晚上十一点,荧光灯管开始频闪,每个人的脸都在忽明忽暗的光线里显得疲惫不堪。小马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得越来越慢,屏幕上的“30-40岁男性”信息像无穷无尽的潮水:“第 912条了,辉哥,”他打了个哈欠,眼泪糊住了视线,“这个‘周建明’,40岁,装修工人,失踪于 7月 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