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天边 第一百六十六章 梦乎?醒乎? (第3/3页)
之兵将,未能保我父老平安,而徒遭贼寇屠戮,皆吾等之过。今无以相赎。所具报者,唯此命也。
言毕而起,转向众人,开始分派命令。
我将队伍分成两队,一队由我带八百骑先行冲入,第二队由龙兄带二百人由后见机杀入。
随即,将孩先让人抱住,我却将龙兄拉到远处。以手指着营盘。仿佛指着营盘说着如何杀入,其实嘴里却在说着这样地话:此下。我做了坏人,龙兄便去做好人。我等杀入羌人营盘后,若进展不顺利,兄便见机策应;若进展顺利,他们看在眼里,你便放了他们,就说,念在都是汉家百姓,东边已经太多村被屠,叫人赶紧散了,不要给他们天师添罪,多送他们天师一程。
龙兄立刻明白,也用手指着营盘似乎和我讨论什么,却问我:越侯这么确信?
我笑了笑,依然指着营盘,用手划了个大圈:五斗米教众本身就大多是普通穷苦百姓,君再看刚才两个人毫无厮杀过的模样,道袍整洁,手指颀长,掌无茧,谈吐雅,像是些个穷苦读书人,很可能还是五斗米教头目。再看他们五斗米教众的大营位置和模样就知道平时他们极可能不用出战,居然连基本警戒的哨位都没有,完全没有与人打仗的意味,我料定他们本来就是王国诓来凑人数壮胆的。而且刚才他们说道外八军是羌人打散地,我就更确信了。既然是读书人,就不会是人云亦云,该明白些道理;威武不屈,就不会是投机取巧,该有些正气。吾为恶人,然身陷他二人心之绝境,他便不虞吾有诈。我等既战顽羌尚得利,谅米贼必不敢妄动,君自可放心大胆做好人了。
龙兄点头,很配合的指着营心,“终知睿何以名扬天下,云必不辱君命!”
不过,我最后还是交了个底:如果顺利,一切如约行事;如果有兵掩我后路,可伺机击之;若吾等一触皆殁,立刻带人撤离。
龙兄似乎怔住片刻,最终还是抱拳受命。
西凉三家,被我安排和龙兄一起,一则因为有两家都是小孩,二则他们熟悉羌人能更容易看出对方破绽,便于策应,三则也就龙兄这边人没有和他们有言语冲突。小援我也让跟着龙兄,剩下又抽调些年岁长些的人留下。小援自然有意见,但是却不敢违抗我的命令。我还珍重其事的把孩交给了龙,看着他抱孩的样,问他有没有孩,他说没有。注意到龙兄身后的亲兵有些黯然,心感觉可能有些什么事情我不知道,但事情紧急,便没有再问。
不过说实在的,龙兄似乎比我更会抱孩。孩在他怀里安生了很多,不比在我怀闹腾。
我骑上了小黑,亦命所有人换马。一时马嘶阵阵。我恐已惊动贼众。以枪挥举,翼德兄居我左,奉先兄居吾右,其他人箭头之阵排开,最外之人力有不逮可入阵内稍息,阵内青壮随时补充外层空缺。路过**,他手不停地搓着叉柄,喘着粗气,看着我不停点头。却说不出话。我交代他:你先在阵内。
与旁边翼德兄和奉先兄以兵相击。笑道:今与兄等戮力杀贼,实智之幸。
随即枪尖朝前,同时策马向前!
夜未央!一切开始了!
那夜似乎无比漫长,总也盼不到天明,就如羌人地营寨似乎怎么也冲不到头。但是我的心情却没有开始地紧张了,这支对手比想象弱。一是我等夜袭,对方准备不足,二是他们确实各自为战,不成气候。
我们将火堆打到他们地营帐上,有些惊醒的羌人刚衣衫不整地冲出来,便被掀翻在地。或许间有无辜之人,但是我说是说,这时候。我却不能阻拦了。
他们对我们的到来毫无防备,零星的抵抗完全不能阻碍我们。但即便这样,还是有羌人不知是愚蠢还是勇敢地站到我们的马队前面试图阻挡我们。
远处陆续有羌人持弓箭向我们这里射来,但是很多还没有来得及拉弓便被我们这边地人射倒。即便有零星箭矢飞来也没有什么伤害,我听不到身后有人落马地声音。
我确实什么都听不见了,眼前渐渐亮起来,我整个人却仿佛在梦境,难道这依然是那天早上的梦魇继续。那这个梦也太长了。银铃和佩儿在我地梦里都在干吗?
后来我问她们。银铃说她睡得很香,醒来便是天亮了。但我知道她在骗我。
佩儿说那天不知怎么地。早早醒了。我却知道她没有骗我,虽然她会骗我说,我不在地时候,她一切都好之类的话。但她这个早上早早醒来这种事情,她不会骗我。
她说肚的孩很安静,他或者她还没有醒来。但她就是醒了,没有任何来由。那天广信又在下雨,天没有亮,但是佩儿却再也睡不着了。虽然被外面的空气有些湿湿的寒意,但是被里面还是很暖和的,她说她没有怀孕地时候冬天一个人睡觉半夜常会冻醒,但是怀了孩后,却总是很暖和很舒适。
她说按道理便没有任何理由会醒来,但就是醒了,忽然醒了,没有任何征兆。或许就是因为肚的这个小家伙叫醒了她。
周围依然昏暗一片,佩儿没有叫人来掌灯。只是静静躺在那里,什么都没有做,她说她开始想着我了。
我也在想着她。
我知道我在队伍的最前段,不该想着事情,可是我不能压抑我的思绪。
只是我想得却不只是她。
我应该感到羞愧。事实上我也确实感到羞愧,同时还有一阵阵难以驱遣的烦恼。
我不顾一切地往前催马,挥舞长枪。周边的人或许只看到勇猛,却如何知道那时我更多的只是在宣泄。听到一声号角,对岸传来的,这一声将我拉回战场,刀枪剑戟之却看不清对岸动向。天色依然昏暗,似乎还在夜里,也不知何时天能亮起来。西边冲来一支马队,只有百十来人,似是临时拼凑,我清晰地记得兜着小黑跳进了其,随即听见身旁稍远处有人落马惨呼,刹那间便被喊杀声淹没。
血在雪舞着,那是黑色交杂着青色。火在雪跳着,那是红色拨弄着黄色。风在雪呼啸着,那是血色梳理着灰色。
我也挨了几下,盔甲厚重没有砍透,却深深痛入肋骨。
眼前渐渐竟亮了起来,是要晕厥过去了么?
天蒙蒙亮,佩儿依然在听着窗外地雨声出神,她说春天城外东边的山上总是有团团迷雾,变幻莫测,让她很想上山去一探究竟。但是纳兰她们每次都劝阻她,她不愿让她们担心,便只得作罢了。最多只是由她们陪着坐车到城旁的水边走走。有时候实在无趣,也看不下书的时候,就叫烈牙夫妻俩过来陪陪她。请他们给她讲讲我在北面的故事。烈牙讲完了北面地故事。就会讲讲郁林地事情。老四精得很,绝口不提银铃过去后和我在一起的情形,只说当地风土人情,还提到上次我们去地那个响水泉。其实再往东北翻过一道土坎,便可见一座以前地夯土城,前一次去居然都没有人发觉。废城被两座形如绝壁之石山所夹,当年筑城于此因为此,以为东西无咎,只需防南北两路。其北还是一条阔水茫茫。未想。竟常被南越人攀上东西两山寻衅,竟至向城内射箭滋扰,城内百姓官兵皆惶恐不定,故而终于废弃了。建到了水那边,就是现在潭城的位置。提到这里佩儿就会叹气,说几百年汉人和越人关系总是处不好。读那么多书,却也想不出什么好法来。
她就很佩服银铃,她说银铃读地书比她少,但是主意就比她多;不过她听银铃和她说过,说我读的书大多都是她教习的,所以我肯定读得比银铃还少,但是我总能在需要想出办法来的时候想出办法。于是,她就极为佩服我这一点。
我想我现在得想出个办法。我需要想出办法,但是我却想不出办法,因为北岸依然静谧得宛若隔世。
天蒙蒙亮,营地全貌渐渐清晰。这边营寨里已经基本没有什么像样地抵抗了,但是我还没有确定是否要过河。陈仓依然悄无声息,或许每个垛口后都有守军地窥视,或许他们看见我们人太少了,不敢贸然出城救援。
也没有人回身抄我们的背后。龙兄守约未动。
他确实不需要动。因为我们太顺利了。
有时候,顺利地过火。也是让人心不安的事情。而更令人不安的是对岸令人不解的反应。
说实话,我完全没有想到情况会变成这个样。
回身看看南边山坡上五斗米教的营寨,可以看到很多人再看着我们,但是同样,毫无反应。仿佛我们只是飘来地雾,随时会被风吹散,他们只是看看风景。
但这还不是令我最不解的。
最令人意外的是,这个营地里的活人少得可怜,和急报里的人数完全不是一回事。几十万人该有多少,只要经历过汉之战的人就能有一个感觉。这里虽然只是一个河南边的分营,但按照营地规模,确实该有十万人,至少也得有个几万。但现在看起来,几千都未必有,而且很多是妇孺。这里营帐很多,篝火很多,人却未必凑得够数。
那个大营帐不知何时已经轰然倒地,软软趴在那里没有什么反应,冲杀过后我们似乎非常自然地回到了这里。周围到处有火,烟有些熏人,大帐的火堆也点着了趴在上面地帐幔,火正慢慢烧起来;远一些的还看到有人在忙着扑火,几乎全是女人;队伍里的人有人说有女人攻击他们,自己还杀了几个,但是更多的似乎只是对这些女人远远地避开。大家慢慢都聚到我们身边看着周围。到处都有女人和孩的哭声,有些女人抱着孩在到处找着什么,风还不时有呻吟声传来。我们没有时间检查自己的伤亡,就这样,片刻后,所有人都围到了我的身边,也随着我一起看向对岸。
奉先兄和翼德兄也自然靠到我身边,都表示似乎有点不对劲,人太少了。而且对北岸对这里的近乎不闻不问感到不解。
回报完,奉先兄便似乎一直看着那个大帐出神,忽然似乎下了什么决心,口催马,双腿一夹,便去那个大帐位置,随手便用他地戟划开燃着地帐幕。我和翼德都看着:空的,除了支架,还有心那个火塘,里面什么都没有。
奉先兄皱着眉头,我想所有看着这顶大帐地人也都在疑惑,人都说我有急智,可我也想不通此间干系。唯一的解释看来只能是事情并未到紧急之时。
我努力让自己平静,却发觉肋下的疼痛倒是更加清晰了。
忽然,我注意到岸那边的一个情况,不少羌人正抬着原本围城的拒马往西边急匆匆抬去。
我不知道他们要搬到何处,但是我能猜到他们搬那个干吗。随着远远近近地号角,一支支包裹着厚厚毛皮的羌人骑兵在河岸边,隔着河看着我们,同时打着唿哨向西奔去。
于是我还真想出了主意,虽然我不知道他们究竟打算如何。
耳边还有人说着:他们抬拒马了,抬去的地方就是马能渡河的地方!
我知道,但是我不打算跟着他们过去,因为对方已经同时开始集结了。
恩,不得不说,这是好事。
天渐渐开始泛出青白色,东边越来越亮,我笑了。
这次没有管旁边的目光,这次就是我想笑。
\w.69w.coM 书友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