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二章 明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一十二章 明孜 (第3/3页)

别动,等等看看情况。”看他这么紧张,我就不能紧张了,虽然我也提起了自己的长枪,但是没有立刻行动,这时候切忌混乱。

    “明嘎……姆还呀!”一声很是深情的呼喊在邻近的竹楼上响起,接着整个寨各处的女人都在相应,似乎在和声一般,鄂焕立刻解释,这一句他听得懂:明孜,我的孩。

    这名字都和以前叫得不同,确实有些奇怪。

    “应该是什么仪式。”我不是很确定,但是我冲他点点头,示意去看看。

    刚下楼便看见我手下的人纷纷自附近冲了过来,问我现在怎么办。我示意大家安静,一起去看看,不要打搅别人的事情。

    不过我自己也不知道他们那是什么事情,只管朝火光处走去。

    前面围着不少人,没有人说话,人群的缺口除了放出火光,也溢出层层热浪,让我们不少人以手遮面,停下了脚步,只在原处站立,我让他们就在那里停了下来,把武器丢给他们看顾,自己整好衣衫在众人之间站立观看,旁边的老人很友好,冲我笑笑,示意不要说话,便转了回去,幸好这个时候个大就是有好处,我和鄂焕都在人群后排站立也不妨碍我们看里面情况,而我的士兵即便胆大的也没有这么幸运,在后面只管蹦蹦跳跳,最后还是南人给他们让了一条让他们近前的路,他们这才在人群站立住,看起了场面上发生的事情。

    圈内很亮,亮得我可以看清一个带着木头老人面具穿得花里胡哨的人在有节奏的鼓点声,跳起了舞,舞步慢而晃,颇似我们汉人祭祀的动作。圈偏东的地方有个大火堆,间偏西一些有一条由炭火铺成的路,间隔着一点距离便有一块石头。

    热浪一次次袭来,我的脸感觉出不舒服,可我依然站在那里,兴趣的力量显然比不适的情绪更为强大。

    “呦咦……姆哈……哪啾……咿呀。”这个人转了几圈忽然开始唱歌起来,虽然根本听不懂他在唱着什么,但唱得很有意思,两个音节一组,总是先抑后扬,再抑再扬。因为旁边老人的叮嘱,我没问这什么意思只管听他唱下去,声音时而欢快,时而低沉,应该是在讲一个故事。

    由于不知道什么意思,只能等结束再说了,不过我还是比较有礼貌,继续站着和旁边的人一样静静听着,不过我注意到老人很多都站在后排,年轻人却站在前排,不知道是不是有些太不尊老了。

    终于唱完了,我感到轻松了很多,擦去额头被热浪灼出的涔涔汗水,也隐约有些明白为什么老人在后面,而年轻人在前面。

    紧接着这段不知所为的仪式结束,似乎正事才开始,一个全身乌黑大斗篷的也带着木头面具插着一支高高的鸟翎的人,摇头晃脑,扬起斗篷,立时把火光遮去大半,场面上立刻暗了很多,这人也就定在那里不动了,至少在我这边只能看到地面零星的火光,和那巨大斗篷后映出的红光。

    自从那人唱过那大段唱词后,周围一直没人说话,除了那个插着鸟翎的人出现时的一些唏嘘的声音外,自后除了那人身后火堆木头的噼啪声,便没有其他声音了。

    似乎人群出来了一个人,我是直到这个人影从我前面闪过才知道的,似乎是个孩,紧接着这个孩很是轻灵地从那地上闪闪烁烁的炭火堆走过,不过动作并不快,似乎还有舞步一般,应该是从石头上过去的,那也可能是因为要判断清石头的位置,而且应是穿了鞋的,在我想的时候,这孩已经绕过那个大斗篷到了火堆的旁边。

    忽然在斗篷后面举起了一个火把,霎时围着的人一起喊出了一声,似乎是要为那少年喝彩,又或要表示欢喜什么。

    带着面具的人收起了斗篷,动作很是夸张的转了过来,便可以看见一个穿着红衣,包着红头巾的赤足少年高举着红彤彤的火把,手执利刃站在他的面前。

    显然其他的是用来吸引他的,而赤足则是让我很惊讶的,虽然在这种天气下,他们全族跣足而行我也算看习惯了,可是这次有所不同,石头一直在炭火堆,他怎么可能走过而不被烫伤,一定是趁黑甩脱的,我想当然地就把这事情给定了下来。

    少年和面具人两相对立,相互环绕而行,少年步伐很沉稳,而那个戴面具的家伙则活蹦乱跳的;我这才才发觉这个面具上刻画得青面獠牙,看来是个妖怪,此刻他正摇头晃脑把那鸟翎晃得乱抖,步伐也很是夸张的大,进三步倒还要退两步,二人始终对立。

    忽然少年向前猛扑过去,一刀便斩了那怪物面具的头上的鸟翎,而那人也立刻躺倒在地上不动了,一看便知道装死。

    人群这下才立刻像有些疯了似的欢呼雀跃起来,不知道这代表什么意义。开始装扮老人的那个人依旧带着老者的面具出来,他去查看了地上的尸首,似乎特意观察了头上的鸟翎,才转过身来,开始宣布什么。

    我不知道他宣布了什么,但他的语气很激动,应该是件好事,他一说完,旁边人又开始欢呼起来。

    然后人丛就开始乱了,一些男男女女都开始冲进场内围着圈开始跳起舞来,间围着火堆和那个红衣的少年,还有一些人,就当着我的面赤足从那石头上跑了过去。

    看来我想错了,那一定是那石头不热,可这个想法连我自己都不信。

    他们很热情,也要拖我进去,我表示不会跳这种舞,就不进去了,因为语言不通,他们也没有难为我。不过后来,鄂焕被拖了进去,他没什么推辞,他似乎很喜欢这种热闹。

    我们的士兵又看了一会儿,其间有人也进去转圈跳舞,可是我是一直在旁边,有时候和旁边老人说说话,不过我听不懂他们说什么,我想他也听不懂我说了什么。很快我的眼前就感觉男男女女女女男男的转得我很晕。

    待得夜深了,火堆慢慢熄了,地上铺的炭火也没有什么亮色了,各家屋内才亮起了灯,旋即,又灭了,那红衣少年,躺着的妖怪“尸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消失无踪了。他们都去睡了,只有寨还有几处火炬把这里及周围照亮。不过我却还在,不过我是完全为了一个感觉非常孩气的特殊理由,一直留在了那里,因为我没回去,鄂焕也留在了我身边没有走。

    火炬的火焰被风吹得摇摆不定,让我只能在闪烁的火光依稀辨别出所有的石头所在。我决定用手试一试这石头,看看是不是还是很烫,不过头上抢先滴下的汗水让我收回了手。

    “呲……”很像我们家锅里无意滴入水的声音,当然我是指炉膛里烧得很旺时候的情形。

    我有些紧张的收回了手,心有些庆幸,幸而手没下去,我知道带皮的猪蹄下锅的声音,我的声音只会大不会小,因为它不能叫了,而我能叫。

    不过我穿着鞋应该没什么问题,所以,我很是勇敢地在上面走了过去。

    才上去倒没什么,可走了五步后发觉很是不对劲,立刻加快步伐,但终究还是随着最后一大步跨出而一屁股坐在了炭火堆的外面,奋力脱掉靴,朝自己被烫坏了的脚底板吹气。

    有的人还真是笨,明明看见前面有人吃了亏,居然还敢这样学着做。紧接着,不出所料的是,他和我坐在一起捂着脚底板吹气。

    我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是,这确实邪门,最后我们两个在竹楼上只是一直在想办法解释,可都说不通,最后只能说他们光脚习惯了,皮太厚,无所谓。

    (注:这间存在一个简单的物理过程,睿他们想错了)

    第二天早上还觉得脚心隐隐作痛时,我们就出发了,这一下一直到正午他们一族百十来号人栖息的地方,一个山洞外围了个大大的栅栏时我们才歇下来,感觉走路都有些不方便了。

    一路上依然地势险要,风光很好,心主意渐渐拿定。

    他们族没有什么老人孩,多是男女青年,不过想象一下他们如此长途跋涉,现在能活下来的估计都是年轻的了,四下看过,没什么可疑之处。

    吃完午饭,交待一番,我便留下鄂焕带人立刻离开,因为回去不用到处看,一下便快了很多,一个时辰不到我又路过了那个南人寨。

    不过这次经过时,一件我没想到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昨夜那个红衣的少年死了。可怜的母亲正在恸哭,整个寨里一片肃穆。

    我赶紧在人群找到了一脸凝重的族长,我知道他的话我能听懂些,便一字一顿地问他:“怎么回事?”

    “区……区……杀了明孜,明孜在打猎。”他悲愤地指了指西面,他们说话的语序和我们不太一样,但这回我竟完全听懂了。

    “他们。”我也指了指西面,他点了点头。

    死去的少年只有十五岁,年轻而稚气的脸上满是血污,让我不忍卒睹。

    我解下了披风,张开朝族长示意问询是否可以这么做,族长又点点头,我才把自己黑色的披风罩在了这死去少年的身上。

    随即回身翻身上马,朝族长继续一字一顿地说:“你们暂时别招惹他们,我去消灭他。”

    他还是朝我点点头,不过这回他点得非常有力。

    我在随行的护卫士兵挑出一个,命道:“去叫鄂焕带人赶紧赶到明孜来。”

    我们便这样在全寨的注目飞速地离开了,大家都没有说话,一路只有风声,我也没想到我们在这样的山路上还骑得那么快,我只知道在傍晚赶回明孜时我什么其它的都没有想过。

    我只问了来迎接我的邢将军一句,“宋先生在哪里?”

    宋玉东是才到的,兵马及粮草还没能完全驻扎在城里,我也是看到外面临时的帐篷才这么说的,那时宋还在城内和陈应等人一起安顿士卒。

    玉东与陈应急冲冲地赶到议事厅时,天已全黑,二人只由宋拱手说了一句算回报一声:“人马安置妥当,粮草带了一个月的,敢问平安风云侯何时进兵?”

    “马上在军士找寻以前当木工的过来,也把城内所有的木匠全部请来,现在得看他们的。”我低着眉毛慢慢说出这句,继续盘算。

    他们感觉很奇怪,可一个时辰后等我把要做的事情全交待下去,他们便明白了,有些新奇,但还是连连点头。

    接着交待人去勘测明孜的护城河上游走向,顺便听取我前番离开时交待下的事情的回复,略加考虑,便赶紧与宋等人说我破敌之计,这回计划有了修改,而且后面的一部分我也没说出来,他们考虑了一番觉得可行,没有什么破绽,我这才全部布置下去。

    当天半夜,鄂焕赶来,满脸悲愤,与我相望半晌,一言不发。

    第二日早上,根据木匠的进度,我与邢将军出发,带着两千五百步兵,其包括原来明孜的守军。

    第三日,宋只带几个随从出发向西南而去,

    那日晚上按计划鄂焕带兵出发走北路而去。几乎同时,我在那姓区的贼人山下驻扎下来,那夜巡夜之人来请示夜行口令时,已是数日未曾安眠的我想都没想便说:“明孜。”

    \w.69w.coM 书友上传\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