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龙战于野 (第2/3页)
人在外,无法近前厮杀,我们上了也是徒增混乱。耐心等待时机吧。”
我在等着,董袭的反映,如果我是董袭,赶快鸣金,将军队全速撤出,不能撤的就下马快跑。现在这样只能徒增伤亡罢了。但董袭肯定气昏了头。因为对面阵地上居然响起了第二次冲锋号。
“这东西(董袭)肯定是出问题了。”我忽然发现,西凉董卓那帮人的名字怎么一个比一个起的糟。
不过,情况和我想的不太一样。他们在那条战线的后面二百步之外停下没有向前冲。似乎在等新的命令。可由于阵前尘土飞扬,又看不清楚他们要干些什么。忽然一支通体纯红的箭从天上落下插在我们前面,在我们阵前,陈鸥、登等人之后。
“不好。”同时,我、姜政、李真同时叫了出来,尤以我的声音最大。我赶忙回头想对东兄说出事情严重性,找出对策。陈哥对我作了叫我镇定的手势,我忽然意识到我是主将,如此大呼小叫,确实不妥。他又向后作了个手势,鼓声再次响起。听到鼓点的变化,我顿时放下心来,忽忆刚才情形,更感到羞愧。同时暗忖,那东西倒真还有些头脑。
对方分明在测量距离,隔着自己军队好射陈鸥和登的部队!红色只是便于识认,不过,在我们的鼓声之后,情况有了变化,登和陈鸥的人一下由正面接战步步进逼,变为插进对方骑兵内部的一场彻底的混战,而我们的短兵持盾的队伍也开始在队前集结。逐渐形成整齐紧凑的五列。我不得不佩服陈梁哥整肃军队的能力,因为这十万人由荆州各处征集来的军队占去一大半,不知道短短昨天半日不到时间内,加之今早这一个多时辰,现在我们的行军作战,战阵的随时相机变化,便已似模似样。
嫂嫂肯定是明白的,而周玉是肯定不会明白的,她又在缠着李真给他解释。李真声音很低,在如此角呼鼓鸣的战场上,我是听不清了,但我看了他的手势,就知道他在解释给周玉什么。
李真两掌相对,是说一开始,相互接战,因为对方骑兵速度已失,失去冲力,在马上又不如地上灵活,我们优势甚大。李真左手作攻击右手手背妆,即是指董军欲用箭攻击陈鸥等人。接着他两手十指分开互相抓住,还作了个左手包右手的动作。意思不言而喻,现在我们纠缠一起,而且他们在马上我们在马下,箭再射向我们,他们反更受其害。
周玉又指了指前面集结好的人,李真指了指天,用十个指头指向自己,表示防对方射不到战斗的人,向我们射箭。这个解释当然是合情合理的,我也是这样想的,我回头看了看陈梁哥,显然他也看到了不远处李真的手语解释,不过他却摇了摇头。
“难道李真解释的不对吗?”我有些惊讶。
“前面都对。”陈梁哥一直看着前面的局势,嘴在给我解释,看到这个情形,我也赶忙把眼对着前方战场,只用耳朵去听,“但最后的解释不对,虽然像这么一回事,但董袭也算身经百战,就算再笨,这点道理他还懂,这种便宜捞的不值,隔这么远的距离,间有这么大尘土和那么多人来人去,还是向天空射借下落之势伤敌,只能杀伤那些正在作战,毫无防备之人罢了。而且,此战才打一个时辰未到,我们尚有八万人还没有动,他们远途来袭,箭壶之能有多少箭矢?他为备不时之需,他不会贪图这一点便宜而浪费如此珍贵的箭支。说出来你可能会笑,到现在如此不利,他仍然认为可以吃掉我们。西凉人之彪悍,可见至此。我把这些士兵放在前队,是为了随时增援进入敌阵的陈鸥他们,在如此拥挤的马群当,战戈长矛显然不如短兵作战。啊,呵呵……睿,你看前面敌阵有何变化?好像汉升兄开始动了。”陈哥忽然笑了一声,董卓军似乎有些骚动,片刻后那些骑射兵开始后撤,不过他们好像不是归回原队就算了。而是和一部分其他的兵马一起随着“牛”字大旗向坡后冲了下去。
陈哥赶紧挥手,鼓声大作,那五列持刀盾的士兵即刻加入战团。
我对陈哥的观察力和判断能力表示折服,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过,可以看出西凉之军的行军布阵的严谨法度,他们设了后面的警戒的殿后之军,现在显然是师父开始用我们的所有骑兵去偷袭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