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九十三章 咸兴城里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百九十三章 咸兴城里外 (第2/3页)



    董一元:“.”

    你这个数目的误差区间,说不说又有什么区别?

    林泰来苦恼地说:“江原道倭兵的主力应该是岛津义弘部,但这是个更老的老油条。

    按道理说,倭国摄政王叫他出动一万兵马,但是他一直磨磨蹭蹭阳奉阴违,天知道现在到底出了多少兵。”

    而后又嘱咐董一元说:“反正以你本部一万兵马,足以守住永兴了。

    无论如何不许丢失永兴,我不要任何伤亡数字,我只要永兴!

    与此同时,还要配合朝鲜国义兵,在永兴周围扫荡,尽力拦截倭国人的信使,阻绝咸镜道倭人和其他地方之间的通信!”

    “明白!”董一元应声道。

    就在这时候,麻贵忽然又纠结起来,“咸兴府乃是朝鲜国东北大城,守城倭兵按军门所言有一万二千人。

    而我兵团一万七千人加上经略直属标营六千人,满打满算不过两万三千兵马,尚不足守城倭兵的两倍,况且重炮数量也不多。

    军门是不是要重新考虑一下?即便能克城,但若伤亡代价太大,也是极为不划算的。”

    经常攻城的人都知道,一般情况下,攻城方兵力至少也该是守军的三四倍。

    而现在只有两倍不到,又让麻贵心里纠结了起来。

    林泰来对着麻贵拍案喝道:“本部院已经决定,不用再考虑了!

    作战最忌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你勿复多言!

    你兵团休整两日后,立即与本部院标营一同出发,前往咸兴府!”

    麻贵回到本营后,便召集各纵队将官,进一步传达命令。

    其实各将官也非常关注未来的作战计划,宣府四猛将之一杨登山问道:

    “我等奋勇厮杀并无问题,但经略公心里究竟作何想?不至于又想要首功吧?”

    攻打平壤城时,李如松兵团众将的郁闷遭遇,他们可都已经知晓。

    如今那个比武将还凶猛的经略大臣,已经在他们兵团这边了。

    进入朝鲜国之前,他们做梦没也没想到,夺取一线军功最大的威胁居然是经略大臣。

    最可怕的这经略大臣并不是作秀,而是真的上啊,两次“先登”、手刃数十敌的含金量,他们这些将官哪能不知道?

    麻贵苦笑道:“林军门实乃深不可测,我又哪里猜得出,到了咸兴再看。”

    两日后,麻贵兵团十一个纵队加三个经略直属标营拔营而起,朝着一百多里外的咸兴府进军。

    朝鲜国八道版图里,平安道和咸镜道是最后纳入的地方。

    在朝鲜国的观念里,这两道都是边疆区,属于“西北禁锢”之地,赤裸裸官方歧视地区。

    所以李朝在这两地尤其是咸镜道的统治基础非常薄弱,这是加藤清正兵团能在咸镜道长驱直入的原因之一。

    咸兴府在朝鲜国算是一座大城,乃是朝鲜国李朝太祖李成桂的起家之地。

    出发后第三天的中午,大明官军的兵锋抵达咸兴城外。

    第三兵团主将麻贵向林经略请示,如何扎营。

    林经略便吩咐说:“你兵团分二千兵马与本部院,加上三个经略标营共计八千兵马,在城北扎营。

    你兵团其余一万五千兵马,在城南扎营。”

    麻贵只觉得,这个布置听起来真踏马的外行,但是想了想倭兵的战斗力,还是忍了。

    就算是八千人扎营,应当也足以抵挡数万倭兵的攻击了,安全性没什么问题。

    然后又听到林经略下令说:“重炮都部署在你们城南那边,以你们城南为主攻方向,明日开始攻城,而本部院在城北督战策应。”

    听到主攻、策应等几个词,麻总兵的脸皮忍不住抽了抽。

    打平壤时,林经略你就是让李如松在西城主攻,然后你这个策应却偷偷在另一个方向先登破门。

    林经略看出了麻贵的心思,诚恳的说:“相信我,这次本部院真的是策应。”

    麻贵回到本营,便点了杨登山说:“你纵队暂时归属林军门直属,去城北扎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