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这是徐院士的成果 (第3/3页)
如量子密钥分发(QKD)技术、后量子密码(PQC)算法、量子-经典混合方案等等。”
“不过我需要提醒的是,目前的这些量子加密算法成熟度并未达到完美,尽管它们应对现有的量子计算机绰绰有余。”
“但如果是应对上您所说的成熟的足够商业化使用的量子计算机,可能依旧会出现被强行破译的风险。”
“如果想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式便是集中资源研发出一套更严格、且更加可靠的量子加密算法,作为对原有加密方式的替换。”
“不过要想全面替换现有的加密体系,这恐怕需要不短的时间。”
想了想,冯登国给出了个大概的时间:“按照我个人的估算,全面替换至少需要2-3年左右的时间,这还是在政府下达指令要求动员的基础上。”
“这还是算在我们已经有了一套可靠的加密算法的基础上,如果再算上研发的话,需要的时间会更长。”
老人想了想,开口问道:“研发出一套可靠的加密算法需要多长时间?”
冯登国摇了摇头,道:“这个我恐怕没法给出一个精确的回答,但如果是集中资源攻克的话,我们应该有希望能够在半年内完成。”
一旁,潘建伟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没忍住开口询问道:“那个,是不是其他国家在量子计算机领域有了重大技术突破?”
听到这个问题,老人笑了笑,开口道:“接下来的事情涉及到国家安全,还请两位重点保密,在没有正式公开前,请勿透露出去。”
他也没提保密协议什么的,事实上也没什么必要。
这两位院士能够接触到今天的事情,无疑都是经过国家的考验,他们也都是国家的顶梁柱,本身就在这些领域为国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而且保密协议那东西,只是纸面上的约束而已,对于一个大国来说,有那东西没那东西其实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毕竟真要靠保密协议来处理这种战略级的信息与事情显然是不可能的。
听到这话,冯登国和潘建伟同时点了点头,眼神中都带上了一抹凝重和好奇,想知道到底是个什么事。
会客室中,老人将重新用专业的保密箱存放的‘无极量子芯片’推到了两人面前,顺带递过去两份文件。
“两位先看看这个。”
闻言,冯登国和潘建伟同时伸出双手接过了文件,翻阅了起来。
不一会,安静的会客室中出现了两道沉重的呼吸声。
“255个量子比特的成熟量子芯片,可以在正常环境中商业化使用的量子计算机?”
“这这是真的吗?”
“这是怎么做到的,退相干难题怎么解决的?拓扑量子计算的难题又是怎么做到的?还有霍尔效应”
从手中的报告上了解到关键信息的潘建伟呼吸急促的看向了老者,一脸急促的询问道。
老人笑着点点头,道:“样品就在这口箱子里面。”
略微停顿了一下,他看向潘建伟,继续道:“至于你说的那些问题,我不太了解。”
听到这话,潘建伟的脸上浮现出一抹失望,不过他很快就冷静了下来,知道从这位这里了解那些专业知识是不可能的事情。
想了想,他有些好奇的问道:“我能问问,您说的这个样品,是咱们国内研发出来的吗?”
老人笑了笑,道:“这块样品是金陵那边的徐川院士提供的。”
听到这个名字,潘建伟愣了一下,脸上满是愕然的情绪。
不过老者并没等他说话,就继续说道。
“今天找你们过来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两位院士组建一个可靠的团队,联合徐院士那边的科研人员一起针对里面的量子芯片展开研究,建立一套可靠的加密算法的同时,对其尽可能的开发相关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