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兴趣 (第2/3页)
四娘子打的不分上下,被四娘子和三郎君另眼相看。另外几个小的除了绿松手巧,梳头稍微出彩以外,再没有谁有出彩的地方了,最多不过老实本分而已。
两位教养妈妈,蕙兰更喜欢知情识趣会说话的林妈妈,她屋里的丫鬟们也都差不多。等蕙兰分了院子,王妈妈估计就要回去了,教养妈妈也只留一个做她的管事妈妈,蕙兰比较属意林妈妈。
经过三年的积攒,蕙兰腰包很鼓。有了钱最应该干啥,当然是买房了!这应该是后世每个人最矢志不渝的终身理念吧。
正好前年外祖父回京,曾经借了李管家周管事他们帮忙买房置产。蕙兰也就趁机让他们给外祖家全力帮忙之余,再留意一下城里的房子和郊外的良田。
最后外祖家里在文官汇集的东城置了个三进的宅子、鼓楼大街一个铺子、城西两个铺子,还有在大兴置了两个加起来有二十顷的庄子。花了将近五万两银,蕙兰也暗赞外祖家里豪富。毕竟在关中老家还有房子铺子庄子在的,这些是另外在京城置的产,看来外祖家里要有人常驻在京了。
趁着机会,李管家也给家里在国子监左近相中一套三进的大宅。国子监离贡院也没多远,那边尽是学子监生,书局、书画铺子、笔墨铺子比比皆是。蕙兰刚好有个店铺就在那块,在前街,那宅子在后街。
蕙兰听的心动,又拜托了姑父帮忙打听一下卖家的根底。得知是一位老贡士的祖宅,父辈也做过官,到他这辈考了一辈子也没能做上个进士。如今老了,考不动了,日子可能也辛苦,于是要回家乡,所以要卖宅子。
因着要一把给清,要价略高,所以虽然有好几家想要,却还没定下来。蕙兰当机立断,拜托姑父派了人去办,宅子先写在他名下,等她十五岁及笄了再过户。
看她挺坚决,姑父倒是没拒绝,却也委婉的劝她。家中资财充足,尔一孤女,不要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