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肖知善(02) (第2/3页)
母亲以死相逼,蛮横的卖掉了家里的房子,逼着肖知善进京赶考,这一次终于榜上有名,虽然离状元远之又远。
第一个官职是偏僻小县的县令,七品的职务俸禄微薄,但肖知善却一心要做千古名臣,他牢记圣人言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用母亲信奉的名言,‘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为家训,自取‘知’字,更名肖知善。
十数年匆匆而过,肖知善以官至五品的州府通判,这期间,弟弟战死,父母亡故,姐姐守寡多年,也郁郁而终,只有他的妻子颇能生育,为他育有三男两女,一家七口,耗用之大,让他心力交瘁,他没有黄金屋,也没有颜如玉,更没有车马簇,‘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信条在他心中日渐模糊。
他开始审视自己,肖知善,毫无疑问,‘知’代表着知识,经验,阅历,思考,但‘善’呢?真的代表善良,美好吗?或许它代表的是一条能够抵达目的的路径,一条能够快速到达的捷径,黄金屋,颜如玉,车马簇。
就在此时,宣宗皇帝寻芳**来到他所任职的州府,肖知善以全部家业为资本,向宣宗皇帝进献美色,一番君臣际会,短短三年的时间,他就从一个五品的州府通判,擢升为礼部尚书的一品大员,更兼着观文殿大学士的头衔,常伴皇帝左右,成了朝臣口中的幸臣。
清高的读书人不屑于幸臣的名号,但顶着幸臣的名号却可以住进黄金屋,拥揽颜如玉,端坐于车马簇中,这才是他奋斗的目标,他找到了那条捷径,并到达了心中的目标,善!如果先帝能活一万岁,肖知善情愿顶着幸臣的名号终老。
‘幸臣!’肖知善喃喃的念着,从书桌前站起来,双手拢在身后,慢慢走出书房。
书房的对面是临时休息的卧室,中间夹着一条甬道,甬道的尽头是一面漆画屏风,绕过屏风左侧的一扇小门,那是会客的正厅,这三间屋子组成肖知善的书房,从外表看及其简单,青砖台基,柏木梁柱,青灰色的园瓦,没有雕刻的窗棂门扉,处处都透着朴素,外面有用竹枝细木做成的篱笆,就像是个普通的农家院落,安静的守在一座矮山下。
作为宣宗皇帝的幸臣,肖知善从没想过有朝一日会成为权倾天下的重臣,他读过书,知道幸臣最好的结局就是带着一座金山全身而退,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肖知善开始筹备日后的生活,他在矮山下买了一块土地,准备兴建一座宅院,而书房就是规划中的一部分,并且是最早动工的。
然而宣宗皇帝却突然驾崩,临终前将他推入了托孤重臣的行列,这是一个重任,是个能进不能退的重任,看着荣王宋昱陷入流言的中伤中。肖知善知道自己未来的命运,等到托孤重臣之间的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