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75 妥协03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75 妥协03 (第3/3页)

社稷安如泰山。”

    “以太师之见,华世岱是出任北地,还是出任兵部为好?”太后说道,尽管她不相信肖知善的话,但还是无法拒绝这么好的提议。

    “臣以老朽,见事越发的糊涂,一切听凭太后的圣裁。”肖知善说道,恭敬的把事情的决定权送到太后手里。

    “莲心,药!”太后烦躁的说道,一种大事将成的急迫,和其中有诈的谨慎在她心里纠缠着,让她感到烦恼和焦虑,她需要依靠药物的作用,静下心来,好好的思考。

    “臣,告退!”肖知善缓缓的站起来,退了出去。

    走出太后的寝宫,肖知善并没有轻松下来,他可以清楚的感觉到,吕氏后党正在利用皇后惹出的麻烦,一点一点的侵蚀着,原本掌握在他手里的权力,让人状告孙祖苗,达到拉拢孙振,进而控制御林军就是其中较为厉害的一招,但是孙振没有来找他汇报这些,女儿也没有来找他,这让肖知善深感不安。

    因此他才会说出要让出北地的二十万兵马,和兵部尚书的权力,但这只是权宜之计,孙祖苗盘踞的海州固然夹在陆峰的燕军和太后的老巢明州之间,但海州的兵马却掌握在史经武手里,孙祖苗如果想投靠太后,自己同样可以要了他的命。

    孙祖苗是个狡猾世故的人,他绝不会在事情没有明朗之前,做出最终的决定,他还在观望着,观望着事态的发展,而这才是肖知善说出要让渡权力的动机,这是缓兵之计。

    算算时间,辛思周一定已经到达北地了,凭着他的才能,肖知善相信,他一定能够说服儿子领兵进京,况且,在约集百官恳请皇帝为皇后加封尊号的第二天,肖知善就写了一封亲笔信,让亲信快马送往北地,在这封信里,肖知善用简单的言辞,概述京城危局,使儿子‘岂能袖手旁观’,然后才‘一声令下’,希望儿子能‘亲帅’北地的二十万兵马,‘昼夜兼程’南下京城,将乱臣贼子‘团团围住’......

    这才是肖知善使出缓兵之计的目的,因为世间所有的阴谋阳谋,如果不能够依赖在足以横扫天下的力量之上,那么都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沿着湖泊边林木下的小径往回走,不知不觉到了皇帝书房外的小桥上,回望太后的寝宫,已然隐匿在林木间。

    ‘太后也许不会相信自己的话,即使她相信了,自己也绝对不会兑现。’肖知善想着,他要的只是时间,如果儿子能够及时发兵,那么三天之后,所有的问题都将隐忍而解,北地的二十万兵马,不仅能够横扫天下,还能够把歪理邪说,正名为治世经典。

    肖知善走下小桥,小径前方不远的地方,几个太监穿着士兵的盔甲,噤若寒蝉的站在空地上,皇帝仍旧坐在假山下,一脸的阴霾,阴霾里有对平淡生活的不满,有快乐无处寻觅的焦躁,但更多的还是旺盛精力无法发泄的愤慨,......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