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神魔的背影 第二章 寒咳之症和四等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卷 神魔的背影 第二章 寒咳之症和四等人 (第2/3页)

法师,与巨山虽是情同父子,以父子相称还是多有不便,巨山便称龙树为师父。但师父或许是念及他体弱多病,却一不给他受戒,二不剃度,三不传他佛法。

    只是让他如同寻常家孩子一样,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想练什么就练什么,不囿于门户,恣意生长。

    天竺国人大多信奉婆罗门教、耆那教等,少数信奉佛教,却深为婆罗门种姓所困。所谓婆罗门教(注:有时也简称为婆罗门)的种姓制度,大概由经典《吠陀》而来:巨神普鲁沙死后,婆罗门三大教宗之一的大梵天用他的嘴创造了“婆罗门人”——掌管神权;

    用双手创造了“刹帝利人”——掌管军事和行政;

    用双腿制成了“吠舍人”——干活的平民;

    用双脚制成了“首陀罗人”——贱民和奴隶;

    最后是踩在脚下的、连贱民都不如的、不可接触的“达利特人”,这便是天竺种姓尊卑的源头。

    他们将人分为这四个等级,有人或许会说你这数学不好,恐怕是剑术老师教的,不是还有“达利特人”,加在一起不是妥妥的五个等级吗?

    令人悲伤的是,“达利特”在上面那些人看来,根本就不算是人。

    天竺修行者们大都遵循人生的四个阶段:

    一是,少年学习,人生而无知,不学不足以通晓世事;

    二是,青年居家,父母生养不易,此时要履行婚约,生儿育女;

    三是,中年林栖,人世的迷惑,无从解脱,只有静心修行;

    四是,老年遁世,此时已知天命,潜心苦修,若得道则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