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抑郁症诊疗骗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抑郁症诊疗骗局 (第2/3页)

后不反弹”。

    要搞清EFG疗效如何,不是容易的事情;但其检测费用昂贵,一望可知。

    不同的医院,价格略有不同。德胜门中医院每次检测收680元。财新记者以买家身份咨询EFG脑神经递质检测仪销售代表时,他给出的收费建议是每次150元。

    这位销售代表是深圳康立高科技有限公司的田先生。他介绍,EFG脑神经递质检测仪又称脑涨落图仪,一般和超低频经颅磁治疗仪(一种用于精神类疾病治疗的物理仪器,经颅磁已经在临床使用)配套销售。脑涨落图仪的成交金额在80万元左右,超低频经颅磁治疗仪在78万元左右,一套一般在160万元左右。“我们上市两年多,现在都已经卖了600多套了。”

    除EFG官网授权的10家医院,网上至少还有20余家医院的网站,宣称使用EFG脑神经递质检测仪。其中,北京地区有北京德胜门中医院、北京国济中医医院等8家医院。

    在此之外,根据深圳康立高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推介材料,其客户名单还包括全国40家医院、精神卫生中心。

    田先生告诉财新记者,“它(脑涨落图仪)的效益是非常高的。很多院长私底下跟我们说,你们给我们送来了印钞机,既解决了临床需要,医院的效益也都提上来了。”

    财新记者在德胜门中医院发现,前来精神科问诊的病人,都被要求进行EFG检测。从上午9时30分到10时30分,先后有5名患者进入EFG检测室。据此大致推算,一天大约有35个人接受检测,仅仅检测收益便是23800元。如果按照80万元的仪器进价算,医院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能收回成本。

    基于EFG检测结果而生的治疗方案,则产生更为庞大的治疗费用。

    财新记者发现,前述EFG官网除了介绍EFG脑神经递质检测仪,还有大量的篇幅介绍配套EFG脑神经递质免疫再生疗法。这种“标本兼治、无毒副作用”疗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EFG脑神经递质检测仪检测,10分钟查出精神疾病深层病因;第二阶段,ECT、脑循环综合治疗仪、氧疗仪等物理治疗+中西医平衡调理(中主西辅);第三阶段,心理疏导及康复调理期。

    如此看来,以EFG检测为龙头,有一条连环生财之道:先做EFG检测,检测收费仅是起步;之后医生根据检测报告制订的物理治疗、推拿针灸以及服用的中药,才是大头所在。

    小琴做完EFG检测后,医生诊断她患了“精神障碍”,需要中药和物理治疗。药物包括6盒补脑丸和5盒礞石滚痰片,共计1250元;另外还安排了两个中药疗程,每个疗程2000元;此外再做几次以十多天为一个疗程的物理治疗,一个疗程1万多元。预计这一套治疗做完,小琴要付出近5万元。

    在小琴面诊的同时,在门外候诊的小董也拿着类似的报告,只不过他的报告叫作“脑细胞损害评估检测报告”。他说这是花费800元在另外一家医院用同样的仪器做的。两家医院的检测虽然名目不同,但检测项目甚至连参考值都完全一样。

    小董拿出他的报告单对医生说:“我这个检测(EFG)已经做过了,我是过来开药的。”他29岁,在北京一家餐馆打工,已经花掉了几万元,可病依旧不见好转,“太难治了”。

    EFG科学吗

    上述诊疗过程的起点就是EFG检测报告,随后的一切治疗方案都据此制订,看似科学。可事实呢?

    EFG全称E

    cephalofluctuog

    aph。很多医院的官网或者网络广告上,都把这个词断成了“E

    cephal.of.luctuog

    aph”,其实不知所云,英文中根本没有“luctuog

    aph”这个词汇。从词根的角度看,这个词的断法或许是“E

    cephalo-fluctuo-g

    aph”,“e

    cephalo”意为“大脑”,“fluctuo”意指“波动”,“g

    aph”则是“图像”。

    这款只有简称的仪器,在商业上却很成功。仅康立一家销售EFG设备的公司,就自称两年卖出600多套。

    康立公司给财新记者提供的发明专利证书,注明该发明是一种“脑电涨落信号分析设备”,专利权人是“广州可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推介材料中还有相关文献,介绍脑涨落图仪的实验。实验所使用的脑涨落图仪的生产厂商,是“北京舒普生公司”。广州可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舒普生公司拥有一个共同的法人代表——徐建兰,他也是该专利的发明人之一。

    推介书使用的论文提到,“徐建兰,1998年首都医科大学毕业,硕士生,工程师,主要从事神经科学研究”。

    徐建兰的家人以健康为由,没有接受财新记者对徐建兰的采访要求。

    费用高昂,但如果疗效神奇,对患者仍然是福音。问题是:EFG是否科学?是否有效?

    财新记者把EFG相关资料发给国内一位脑电图专家,他表示,从测量原理上看,EFG很像神经精神科普遍使用的脑电图设备。它能够探求脑电涨落变化和神经递质之间的关系,本身是很有价值的。不过,用它来检测神经递质并用于临床,目前还不着边际。

    在康立提供的推介书中,我们看到专利发明人徐建兰的一篇科学论文,名为《大鼠脑内多巴胺水平与脑电11mHz超慢波谱系功率的相关性》,于2009年发表在《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上。论文探索的问题就是EFG所宣称的脑涨落指标和多巴胺(神经递质之一)的关系。文章结论是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探索。至于EFG检测结果中提及的其他神经递质,尚没有文献支持。

    北京安定医院代表着国内精神科学和治疗的一流水平,该院精神科主治医师西英俊明确告诉记者,北京安定医院从未使用过EFG检测仪,也从未考虑过在未来投入使用。

    他发现,近两年很多患者转到德胜门中医院去,做脑神经递质检查,开了一堆药,“花了不少钱,没什么疗效。”

    对于EFG检测结果,西英俊明确地说:“我根本不看。”在他看来,“一个没有经过科学实践证实也没有国内外教科书明确阐明原理的检查,推广到临床上,是不负责任的。它可能会误导患者,做出错误的判断。”

    前述接诊小雷的北京安定医院主治医师也表示,他从来不看患者提供的EFG检测。“EFG报告毫无意义,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这位医生给财新记者解释说,EFG自称通过检测神经递质来判断精神疾病,但实际上,脑神经递质都是相互作用的,非常深奥复杂,“绝对不是EFG脑外传递10分钟就能测出来的。”靠脑外接收器,用导线接到头皮上就测量出数据,“目前不可能。”

    而且,即便测量出真实的数据,“也无法表达抑郁程度和临床的关系,对于临床也没有任何意义。”他说。

    对于EFG的神乎其神的宣传,这位医生不无讽刺地说:“连精神分裂症他们也敢做,很能耐。”

    对于小雷病情的发展,他感到无奈。他告诉财新记者,就诊时间对于精神病患者非常重要。早期及时的药物治疗对损害的神经细胞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但如小雷那样,耽误了一年,错过了最佳治疗期,或病情的反复发作,都可能导致脑神经细胞受损的不可逆性。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汪涛(化名),曾经在网上撰文质疑EFG的疗效。他指出:“国内所有的正规精神病医院,都没有使用脑神经递质检测仪”;他在文章中写道:“我要诚恳地告诫广大病人和家属,在精神病的病因还未完全清楚之前,任何媒体宣传的治疗精神病可以几天见效、彻底断根、没有任何副作用之类的大话、假话,都是骗人的。”

    采访中,汪涛就EFG的主要疑点,对财新记者作了细致分析:

    首先,神经递质的精确检测,必须抽取脑脊髓液才有分析意义,物理方法很难测出真实数据;

    其次,精神疾病的神经递质改变,还只是科学假说。也就是说,不能确定神经递质和精神疾病治疗的必然关系;

    再次,即使找到了神经递质和精神疾病有直接对应关系,但由于神经递质在不同脑区的含量可能不同,同时这种含量还会随着脑功能不断变化,就算测定出一个时点、一个脑区的神经递质,也是没有意义的。

    “无创性测定人脑内神经递质含量,仍然是对科学界的巨大挑战。”汪医生最后强调,精神疾病的生物性指标并不可靠,目前更多还是靠医生的经验判断,“我们也希望有一种无创检测的手段,但目前还只是美好设想。”

    那么,测量报告上,那些花花绿绿的曲线,还有一堆复杂的数据是怎么回事?财新记者采访过多位脑科学研究者,他们也不理解,猜测说:“可能是数据库自动生成的;也可能是根据简单的线性对应关系换算出来的。”

    “高大上”外衣

    几乎所有使用EFG的医院,在院方网站上进行宣传时,还会根据EFG官网的版本进行符合自身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