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认知,重建心灵 (第2/3页)
实会影响思维和情绪,外界环境、冷酷的人际关系也确实会搅乱人们的思绪——但这一切并非主要原因。
认知决定情绪,而情绪决定情感。脑科学的研究成果还表明,情感能激起右脑的兴奋,认知能激起左脑的兴奋。情感对人的认识和活动具有动力作用。积极的情感是人们认识和活动的内驱力,而消极的情感却是阻力。
鉴于以上认识,认知疗法旨在帮助我们改变心态,甚至还可以改变自己基本的价值观和信念。不仅情绪会得到调整,你的视野还会更开阔,甚至工作起来更有动力。它带给你的变化是巨大而持久的。
美国内华达大学戴维·安东努乔博士、威廉·丹顿博士和克里夫兰医疗中心的古兰德·德内尔斯凯博士,多年来一直围绕认知疗法进行研究。他们曾合著一篇文章,标题是《抑郁症治疗的心理疗法和药物疗法对比:挑战传统观念,用事实说话》。文章运用他们长期跟踪获得的数据,得出了一些和传统观念截然不同的结论:抑郁症病因中,遗传影响只占16%;新型心理疗法——尤其是认知疗法——的疗效并不比药物疗法差,而且对某些患者来说,它的效果似乎更好;采用心理疗法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在康复之后更容易保持疗效,复发率比采用纯药物治疗的患者低得多;心理疗法不仅可以治疗轻微的抑郁症,还可以治疗严重抑郁症。
这些结论虽尚不能完全被验证,但仍可鼓舞人心。毕竟靠药物来改变大脑内化学元素的失衡,是在使用一种破坏性的力量,而认知疗法让人们看到了一种靠内在力量治愈的可能性。
现代医学已经能够大致看出,抑郁症可能是大脑化学物质失衡所引起的。最近有研究表明,认知疗法也许真的可以改变大脑化学物质。美国一些科学家最近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观察两组患者大脑的新陈代谢情况在治疗前后是否有任何变化。这两组患者一组只接受认知疗法(不服药),另一组则只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不接受心理疗法)。
实验的结果是:药物治疗组中的患者在好转后,研究人员发现他们大脑的化学物质产生了变化。这是意料之中的。让人惊喜的是,认知疗法组中的患者在成功康复后,他们大脑的化学物质也产生了变化,且和药物治疗组没有明显区别。这个实验让研究者相信,认知疗法可能真的可以改变人脑的化学物质和结构,从而治愈患者。
如何调整认知
认知疗法的主要代表人物贝克(A.T.Beck),系统介绍过认知疗法的原理和方法。他认为,个体的认知结构由浅入深依次分为:自动思维(某种情境诱发的大脑中迅速涌现出的想法);认知歪曲(包括任意推断、选择性概括、过分概括化、全或无等);功能失调性假设(个体对于事情所持有的态度、信念或者行为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