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二章 廷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十二章 廷推 (第3/3页)

要积极进言,指责朕违背祖制的。”

    温体仁犹豫道,“陛下,原本制度,确实也是廷推之后,您有权力否决。但至于完全收回廷推之权,确实”

    崇祯打断道,“换句话说,长卿,你比周延儒年长吧?”

    温体仁道,“惭愧,臣确实痴长玉绳一旬有余。”

    “虽然你们年龄有差,但是周延儒已经入阁,你却还在纶扉之外,实在是令人看不下去啊。”

    崇祯突然靠近温体仁,逼得他往后退缩,“但是朕现在告诉你,只要你在都察院管住那帮乱咬的文官,莫说入阁,就是首辅也能做得。你现在还明不明白?”

    温体仁心思电转,哪里还能不知道这是一生可能也就一次的大机缘来了,连忙叩首道,“臣明白了,明白了!一定为陛下办成此事。”

    “好!”崇祯又坐回原位,“但是有一条,朕要下的人,你就为朕下掉,朕要保的人,你不能动,你明不明白?”

    温体仁郑重道,“臣明白!”

    崇祯盯着他看了一会,此时当然还不知道温体仁是真明白还是假明白,只能以观后效。

    将温体仁打发走,崇祯又叫来王承恩,去了一趟吏部。

    来到吏部的文选司,这里才是崇祯整顿吏治最重要的目的地。

    之前改选内阁和九卿,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历史上党争重演,一方面是为了让其构成变为不敢反抗自己和不想反抗自己的人。

    还有一方面则是借机将王永光顶入内阁,空出吏部尚书这个职位。

    六部本来就直属于皇帝,去掉尚书后,崇祯更加可以直接插手吏部事务。

    当然,崇祯也可以不这么倾力倾为,直接任命一个新的吏部尚书,然后慢慢等他执行自己的改革政令。

    只是这中间,必然有意见的分歧,也必然有执行的变形。

    更不要说就算崇祯等得其完成,此刻风雨飘摇的大明也等不起。

    直接进入文选司,这个主管大明文官升迁考功的核心部门。

    崇祯这次,要完全改变文选司评价标准,更要彻底改善其工作流。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