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七章 御前军议(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二十七章 御前军议(二) (第1/3页)

    崇祯给两人看的,并不是一人所作的奏本。

    而是自从崇祯元年,白水王二以来,历届陕西地方官员和当地致仕官员所上的奏本,被崇祯剪下,让人誊抄裱糊在了一起。

    从崇祯元年陕西巡按御史吴焕上报从白水到汉中,秦地数千里已经势如燎原,

    到崇祯二年,安塞、延安、宜川纷纷报告当地“老回回”、“不沾泥”、“点灯子”等人崛起,

    再到最近甘肃巡抚梅之焕请罪,自言勤王路上缺乏粮饷,甘肃有近千名戍卒逃亡,在陕北为乱。

    最后则是以陕西原通政使马鸣世的上疏做结,言道延安、庆阳为关中藩篱,关中为中原之藩篱。如果再纵容流民,恐怕待其势大后,官军骜于东,群贼窜于西,流毒中原江汉,则天下之本亦不可张。

    孙承宗反复阅看,终于明白了崇祯决定背后的用心。

    “皇上,我看陕北流贼,皆披甲跨马,夷汉夹杂,半兵半民。确实要向陕北增派辽镇精骑,方能从容镇压。”

    崇祯摇头,“流贼虽在陕北,然而陕北已是燎原之势。官兵围剿,只会疲于奔命,一无所得。”

    “安靖陕北三边,朕已有主张。对老元戎的要求,也就是之后为我安抚一下辽镇众将情绪,使其不至于认为我卸磨杀驴,故意折腾他们。”

    见孙承宗慨然应许,崇祯也松了口气。

    有些话从自己口中讲出,跟从辽镇将领的老领导口中还是不一样的。

    如今自己练兵连头都没开,必须倚仗辽镇,才能多争取一点时间。

    有些时候,不得不注意方式方法。

    已经同孙承宗和韩爌达成一致,崇祯便让小太监将外面等待的众将也唤进来。

    “诸位可有陈奏?”崇祯和颜悦色道。

    众将面面相觑,这时的他们,还不知道陕北已发生的动乱,只当是皇上在问应对建州之策。

    都缩了缩脖子,然后看向了袁崇焕。

    袁崇焕无奈,只得递上了两个奏本。

    第一件是关于此次战利,收缴上来的牲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