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礼为理之纹(下) (第3/3页)
最简单的,几下就能画出来。……孩,再来一杯,我们接着玩。”
两人各从宫嫄手拿过一杯酒饮尽,年人又在地上画出了横竖交错的纹路,却组成一种奇异的图腾。虎娃看见这些纹路的时候,脑海出现的便是被年人刚才剖开的那块石头。因为树枝画在地上的御神之念很简单,就是这块石头被剖开后内部露出的纹理。
年人停下树枝又问道:“孩,这是什么字?”
这是年人第一次用了“字”这个称呼,在虎娃以前的概念里,“字”就是语言的一个音节,年人却用符将“字”给画了出来,并且不同的意思有不同的画法。虎娃点头答道:“这应是‘理’字,却非方才的祭礼之‘礼’字。”
年人刚才说“礼为理之”,那么看他在地上画的这些似图腾般的符,难道也能意味着“字为言之”?虎娃从来没有玩过这么好玩的游戏,越玩越觉得有意思了。
年人以隔空法力又将地上的纹路抹平,树枝再落下时线条很简单,只勾勒了左右两道,带着御神之念。虎娃还没等他问呢,便看向旁边的田地抢答道:“这是‘人’,您画的是于田间劳作之人。如果您想问它是什么字,若为言之,那便是一个‘人’字。”
年人不说话,抹掉地上的纹路接着画,这回他画了一个张开双直立之人,又在此人脚下画了一条直线,表示大地。宫嫄突然开口道:“我知道了,先生画的是君王、是大地上的王者,这是一个‘王’字,我父王的王。”
要想清晰无碍地解读御神之念,至少要有四境修为,三境以下修为就比较勉强了。但年人方才所赋予那些图的御神之念很简单,且不伤人,就算普通人的脑海也能隐约有所感应,只是没虎娃那么清晰而已。
年人瞅了宫源一眼道:“这个字你倒是没看错,但你不应该称呼你的父亲为父王,而应称作父君,他只是相室国之君,还没有王达巴原。假如你无意总是用这种称呼,巴原其余四国人听闻,便知你父那小小野心了。”
王达巴原,居然只是小小野心,这年人好大的口气,宫嫄当不敢乱接话。然后年人又一指虎娃道:“你手里也有一根树枝,你来画吧。”
虎娃挠了挠后脑勺,很为难的说道:“先生,我可没有您这等本事。……要想像您这样在地上画出字,为言之,至少要有七境修为啊。”
年人却瞪眼道:“谁说的?这未必须用御神之念。你既然是巴原修士,难道没有见过巴国的图腾吗?那就画出来让我看看!”
巴国的图腾标记,虎娃当然熟悉,他那块国工信物的正面就刻着呢,在这巴原上几乎人人都认识。象征巴国的图腾看着像是一条大蛇,但它的形象已经有标准的样,如今巴原五国都以此图腾为标志,虽略有差异却基本相同,虎娃顺手就在地上画了出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