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夏千 (第2/3页)
郡。司马欣为军师,协助李元。讨逆胜利,有大功,赏。讨逆失败,无过。你等可以放手去做,朕随后也会赶往三川郡。”
李元听了这道圣旨,立刻跪下谢恩。这道圣旨简直从生意的角度简直是不亏本的买卖。说白了,如果胜了,自然有大大的封赏;若果败了,就算白玩儿一把,没有任何惩罚。这已经不是一般的信任,而是宠溺。
“臣,定不辱命!”李元深深的叩头,心潮澎湃。他从加入张楚大军,屡立战功,只想有朝一日亲帅大军征讨四方。可惜因为年轻,资历太浅,屡屡被吴广和周文排斥。如今胡亥毫不犹豫的给了他独立行动的权力,李元深感厚恩。
日后名震西北边陲的大秦名将就这样从小小的函谷关率领着八万未经正规训练的降卒开始了他的征程。
受命后,李元和司马欣并未急忙出兵。他们在函谷关稍稍休整训练,让这近八万人的降卒部队稍具战斗力和凝聚力。
李元虽为主将,但他谦逊仁爱的作风很快得到了司马欣这个年长智者的认可。二人可谓志同道合的搭档。
就在函谷关励兵秣马,士气冲天的时候,从咸阳传来一个令胡亥震怒的消息:丞相李斯归家途中遇刺重伤。
“回咸阳。”果断的下了命令,在蒙恬带领一千精兵的护卫下,胡亥离开函谷关。
这刺杀和当初咸阳大牢之外的刺杀是否有关联?这个问题萦绕在胡亥心头。虽说当初那场刺杀定为赵高的弟弟赵成所为,但胡亥绝对不相信一个历史上籍籍无名的小人物能有那么大的实力来刺杀皇帝。这中间,一定有问题。
二世的车架行走在驰道上,向着咸阳火速进发。
陈炳和韩谈作为御者,站在二世的车架上。前方隐隐可见骊山山麓,陈炳的心头稍稍放下。骊山到函谷关之间,刚刚发生大战,经常有小股的溃兵出没。蒙恬带人或俘虏或击杀了几股溃兵之后,便再无人敢招惹。
一路上,胡亥默默记下了溃兵出入的地段。这些溃兵没有归属地,索性占山为王,做起了土匪。胡亥不能允许这些危害到大秦百姓正常生活的土匪存在,一旦战事平稳,立刻会派人剿灭这些残余力量。
“报。”前方探马高呼而来。
蒙恬冷冷的问道:“怎么了?”
“前方驰道有大石挡路,无法前进。”探马单膝跪地。
“着人移开大石,天黑前务必回到咸阳。”蒙恬沉声吩咐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