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9章 被出卖的青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09章 被出卖的青春 (第3/3页)

    她的大脑里一片空白,她觉得这看起来根本就不是在谈婚论嫁,而是在谈一桩买卖。只是作为买卖对象的是她自己,而不是其他的物品。亲友团里的人,有些面孔她似乎很少见过,甚至还有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现在她自己的命运却交给了他们。

    谈婚论嫁的人不是要嫁的她,也不是要娶的他,而是她和他的家人,是双方的家人和亲友们坐在一起商谈。亲友们谈得很认真,谈得很卖力,谈得好像也很开心,她和他仿佛是两件商品一般被放在了一边,是商品的主人们在讨价还价。

    双方的亲友们好像都在极力地为他们想着争着,互相评头论足地说着对方的条件,就像在菜市场里围着新鲜的鱼肉一样评头论足,争执着议论着,极力地要让自己这一方能卖出个好价钱。

    经过几个回合的讨价还价,男方最终算是答应了女方所有的条件。在这个过程中,谁也没有来问一问她的意见。哪怕是做做样子来问一问她。没有人在乎她的感受,每一个人都觉得这都是为她好,亲友与对方讨价还价的目的就是为了她好,这是容不得有任何怀疑的,谁也没有真正地关心她是否满意,亲友们认为应当是满意的就是满意的,她变成了自己婚事的局外人。

    尽管在商谈的过程中争得面红耳赤,但好事多磨,终于谈好了条件的双方亲友们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随后,男方的家人便按照流传已久的习俗和规矩,邀请女方的亲友们一起入座吃起了商量酒,也叫相亲饭。

    到了这个时候,双方的家长和亲友们才想到要让她出来象征性地表个态。望着十几张桌子上已摆好了的菜和上好了的酒,她只能在亲友们的面前低下了头。在大家看来,低头就是顺从,就是同意了,也就算是对这桩婚事的答复了。于是双方亲友们开始把酒言欢,从此两家便成为了准亲家。

    过了一个多月之后,同样是在一个选定好的吉祥如意的日子里,一老一少两个被请来的邻村的吹鼓手,各自手持着一把铜制的唢呐,吹响了激起人们对生活的欲望的曲调。

    那两把已经传了好几代人的铜制唢呐,是传统婚礼上必备的乐器,是和神器一样地被看重的器物。因为它的音调欢乐而高亢,是平淡生活的兴奋剂,也是平凡人生的幸运符,每逢喜事都少不了让唢呐来尽情地宣泄。铜制唢呐的手握之处,早已被磨得锃光发亮,它们见证了无数新人热热闹闹的人生之喜。

    收到男方家给的红包后,吹鼓手们跟着迎亲的队伍,一路上吹奏着乡间流传的一支又一支古老的曲调。

    在一片喜气洋洋热热闹闹的氛围中,她只觉得头晕目眩,麻木地迈动着双脚,身不由已地跟随着送亲和迎亲的队伍走进了她的新家。

    一个还没有来得及想一想今后要过什么样生活的女孩,就这样地做了别人的新娘。其时,她刚过18岁,是男方家的人用二条香烟在村子里管公章的人那里给她虚添了两岁,故意涂改掉了户口簿上的年龄,才顺利地领到了那大红的结婚证。

    (下期预告:第110章 内心的渴望)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