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204章 拼好兵与搬锅侠 (第1/3页)
后续的战斗,就没有多大悬念了。
匈牙利流亡者的战斗能力确实强悍,但现在军队主体已经瓦解,而“路权保护者”们已经完成了动员。
在战前,明军方面就已经制定好了计划。他们获悉,这些匈牙利人是从东方战线败退下来的,应该很熟悉那边的各种套路。
与尚且处于懵懂状态的本地土贵族不同,这些人有非常强的警惕心,十分重视侦查工作,并且随时都在关注反伏击的问题。而且,他们的战斗力也不差。这意味着,他们属于最难以“曼古歹”战术对付的敌人。
而且,山南的平原,开发的很充分。和阿勒曼尼地区不同,这里的森林,在古罗马时代就被砍伐了不少,没有太多可以藏匿大规模军队的地方。
这样一来,就很难通过诱敌让他们进入伏击圈;而且,和德意志人、罗斯人这些不同,马扎儿人同样有强势的轻骑兵,用轻骑兵对他们进行拉扯、消耗,也会难上很多;最后,就算包围,可能也没法及时吃掉他们。到时候,就和倒回谷的速不台一样,处于尴尬的境地了。所以,传统的思路,恐怕不太好用。
不过,大家很快想到了解决的办法。
既然想要对敌人进行分割包围,那么就应该选择最弱的一部分,先打他们。既然匈牙利骑兵更强,那不如先打当地领主们的德意志军队了。
和匈牙利流亡者不同,以伯恩哈德为首的贵族军十分混乱。他们来自不同领地,有些是征召的领民,有些是临时拉的雇佣军。相互之间并没有多少配合的经历,由于出发仓促,甚至连语言命令,都没法统一。
这支看起来规模庞大、但实际十分松散的“拼好军”,就是敌人最弱的环节。显然,他们才是最好的目标。
传统上,蒙古系军队习惯于利用敌人不同部队的速度差异,让他们互相脱节,然后把先冲进包围圈的骑兵干掉,再慢慢瓦解步兵大阵。但这其实也是根据当时情况,总结出来的经验,并不一定要用在所有地方。因为这个战术的核心,只是“各个击破”,没必要纠结必须先打谁。
同样,这片地区,最适合藏兵的地方,不就是城里么?
以往,蒙古人几乎都是攻击别人的一方。哪怕伊儿汗国、金帐汗国先后瓦解之后,各个汗王彼此混战,他们的军队一般也都是从野外的游牧部落里招募。因为大家一般都认为,定居者懦弱不堪战,不管是城里做生意的市民,还是城外种地的农民,都是靠不住的。
所以,城市一般都被视为“外地”,是勒索或者劫掠的对象。哪怕是自己这一方所属的城市,也很难说是可靠的“自己人”。哪怕对于这些蒙古奴隶来说,城市站在自己这边,而且能提供有效的军事支持,也是个有点难以想象的事情。不过既然可行,那当然也可以使用了。
而这样一来,也就不一定非要用重骑兵来完成最后一击了。足够精锐的步兵,同样可以做到,甚至效率更高。
而为了减少步兵机动性上的劣势,还可以设法让攻击对象尽量靠近伏击地点。而如果出发地在城里,那么最近的地方,就是城墙外面。因此,不如让敌人先过来攻城。这样,表面上是他们围攻,实际上就等于自动走进了伏击圈了。
至于路上的各种看似是传统“曼古歹”的布置,其实都是为了麻痹敌人,让他们想不到,这边已经换了个完全相反的思路。而从结果看,还是挺成功的。
哪怕经历过诸多战斗的匈牙利人,也会发现,自己正在按照传统的应对方式,对付传统的游牧战术。并且,由于结果也十分正常,确实是意料之中,大家就自然而然地被传统思路束缚,没有想到其他可能。
另一边,在制定计划的同时,明军也开始训练士兵。
除了蒙古人和当地山民,山南的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