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51章 女装攻城的传统风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51章 女装攻城的传统风俗 (第2/3页)

所以,现在没人敢出来,反驳或者质疑他的说法。实际上,很多人奇怪的,反而是他为什么不借机宣称自己是神选的先知圣人,乃至人间的神之类——在地中海世界,这种人其实一直层出不穷,以至于教会都得经常警告大家,不要迷信,不要相信假先知。

    只不过,以往大部分,都是自己吹得厉害,但是拿不出对应的实际表现,因此往往被识破。而郭康明明有了很惊人的成果,却非要说自己和神性无关,甚至经常告诉大家天兄不是他们想象的那种“神”,劝大家多关注人间,注重灵魂的自由选择,而不是神又让我干什么了,说这才是天父天兄期许的。这种情况,以往还真的少见……

    所以,其他宗教人士也不知道怎么应对他这种情况。他提出的理论,大家也只能赞同。要不然他放弃仁义这些说法,真去抢教义解释权了,可就麻烦大了……

    演说之后,大家就开始组织庆祝活动。有人制作了一面大旗,上面画着斩落白色骑士的长刀,给郭康披了上去。兴奋的人群到处唱歌跳舞,官府则按照之前的计划,把剩下的经费都拿来采购大饼和肉,向参与庆祝的公民分发。城市里,很快进入了狂欢的氛围。

    而此时,在南方,一处城镇外,一队人正在棚子里休息。

    领头的正是梅尔特姆。队伍里,还有老海胆和他的学生伊德里斯,以及其他几个当地学者。另外,还有两个官府派出的信使,跟在他们后面。

    埃及的气候一向炎热,如今已经算是夏天,太阳更加毒辣。中午时分,已经不太适合继续赶路,因此,大家都缩在棚子里,吃点东西,顺带休息下,准备等下午再继续前进。

    “我们离巴赫那萨还有多远啊?”一个使者一边喝水,一边问道。

    “不远了,今天傍晚应该就能到了。”靠在骆驼旁的伊德里斯回答道。

    “那就好。”使者闻言松了口气:“打仗我都没怕过,但这一路,可真是紧张得够呛。”

    “哎,估计没个十年,是恢复不过来了。”老海胆很是沮丧:“可惜啊,我们要是能控制更多的地方,大概还能少死很多人吧。”

    众人一时沉默。片刻后,伊德里斯问道:“老师,你之前来过这里?这地方之前很繁华么?”

    “这条路一直都很繁华,因为本来就是上下埃及之间连通的要道路,往来商旅很多。”老海胆说:“城里有一些著名的寺院和烈士公墓,因此也有一些来朝拜的人。以往,这地方算是人口密集区了。”

    “啊,我都没什么印象呢。”伊德里斯想了想,说道。

    “这里不是那种专门的宗教圣地,所以我们那边没人专门来吧。”老海胆说:“巴赫那萨的称号叫‘烈士之城’。城里的寺院,也都是因此建立的。”

    “正统哈里发时代,阿拉伯军队和罗马人在这里进行了一场大战。当时,叙利亚的罗马主力军队已经在野战中被击败,一部分埃及驻军向南撤到这里驻扎。这地方,在远古时代,就是一座颇具规模的城市,希腊人称之为‘俄克喜林库斯’。罗马人在这里修建了大量工事,用以作为防御。”

    “一开始,指挥官们认为战斗不会太艰难,因为从之前的经验看,埃及地区的抵抗并不强烈。当地军官和官员,基本都是希腊来的外来户,他们更看重自己的前途和利益,经常彼此攻讦,相互之间充满错综复杂的派系斗争与个人恩怨,鲜少有人优先考虑帝国的利益。”

    “军队里的士兵,不少都是本地的科普特人,信仰受当地文化影响很大的科普特教会。不过,虽然名义上都是公民,但他们的提拔一直受到希腊贵族的压制,很难混出头。而且,之前的教派纠纷中,科普特教会还遭到了打压和排挤,在大公会议上被开除了出去。因此,很多人对罗马颇为不满,没有什么战斗意志。”

    “所以,之前的多次战役,最后都是通过谈判解决的。埃及人宁可屈服于新的外来者,也不想继续服从君士坦丁堡。哈里发军队则保证,只要他们缴纳吉亚兹税,就不会去骚扰他们。就这样,从亚历山大到内陆,很多地方都望风而降。”

    “不过,在俄克喜林库斯集结起来,进行抵抗的,应该是那些无论如何都不愿投降的人。之前的招抚,等于把这些少有的、坚定拥护罗马的人给筛选了出来。他们还从南方求援,得到了努比亚人的支持,然后在城市附近大兴土木,把城池建成了一座军事要塞。”

    “发现谈判不好用之后,哈里发派遣最善战的将军哈立德,亲自督军攻城。但罗马人的防御工事太难对付,只能一点点硬啃,因此即使派上了精兵强将,损失也非常巨大。”他摇摇头:“到底有多少损失,大家有各种说法,但仅仅是城里的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