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浑天仪 (第2/3页)
也非常低,因为他的肉身在系统的「灌顶」之下,已经非常强大了。
开挂嘛,
不全方位强化的话,算什么开挂?!
不过眼下是荒凉的太阴星,周边没有任何人,元神出来的话,是不会对任何人造成伤害的。
所以陈校长很放心的把自己换成了元神角度。
璀璨的金光之下,
一个巨大的人影浮现。
一位和陈玉衡本体一模一样的神人端坐在天文台中央,原本庞大的浑天仪在其面前,被衬托的犹如玩具。
但还能用。
元神形态下的陈玉衡将目光看向浑天仪,透过其中圆环,折射向了遥远的星辰。
浑天仪中,星辰明亮,但其星轨痕迹却显得模湖。
应该是浑天仪刚刚开始工作,还没有将星轨完全录入的缘故。
浑天仪的底座上,刻画了满天星宿,会自动追随星辰,倒不需要陈玉衡额外搭把手,帮浑天仪瞄准目标星星,再进行录入了。
而等过了一会,第一颗星辰的星轨被录入完成。
陈玉衡再次看去,就见浑天仪运转之间,一颗巨大的星辰呈现,其星轨、光芒极为清晰,星象也极为明显。
….
直接以这星象进行推演的话,成功率是非常高的。
之后,陈玉衡又去检查了一下其余浑天仪的工作。
元神形态的好处此时体现了出来。
因为本质并非物质,要想换个角度,陈玉衡只需要心念一动,便可以将自己想看到的,看的一清二楚。
连头都不用偏。
很好,
所有浑天仪表现的都非常完美。
至于剩下的那两座以对角线互相摆放的地动仪,陈玉衡也没有落下。
所谓地动,顾名思义,就是用来观测大地情况的。
大地之下的地气流转如何,大地四方有没有剧烈变动,都会被地动仪收录,方便修士足不出户,而了解到大地的最新情况,同时也会记录地球的轨道,将其星象录入。
毕竟修士生于大地长于大地,都能窥探星象了,那脚下的地球当然也得享受同样待遇。
东汉之时,发明了地动仪的大炼器师张衡还对之进行了简化,本来是想让凡人也能使用,知道大地一二情况的。
可惜颛顼法在上,且地动仪在刨除了部分神异后,对于
大地的测量,只能在其震动后进行「马后炮」一般的显示,没有受到当时汉廷的重视。
于是慢慢的,凡俗可用的地动仪便失传了。
「想不到挂在月球上,还能看到大地情况,这地动仪果然不错。」
起初,陈玉衡还觉得,地球在物理上不过一颗小小的行星,没有恒星那样的庞大能量,没办法发出自身光芒,和那些显露星象的星辰全然不同。
这样的地球,虽然孕育了无数强大的生命,但要说星象,指不定是没有的。
或者说,
地球拥有星象,但月球距离其太近,导致出现了「只缘身在此山中」中的现象,没办法让地动仪在浩大的星象面前发挥功效。
谁知道透过地动仪,能够看到完整的地球轨道,还有笼罩在地球之上的特殊力量。
那力量非常微薄,只凭借地动仪的话,还是无法窥见分毫。
只是陈玉衡元神过于特殊,加上一切本就应他而起,故事的框架由他提供,所以使得陈玉衡能够看见这颗星球的一二像。
从直觉来说,陈玉衡觉得这还不止,地球应该还有更多的秘密等待他去发现。
不过饭要一口一口吃,
眼下的天文台只是最初版本,那两台地动仪也非常简单,能将地球的特殊显露一二,已经足够好了。
现在也没到将一切揭露的时候,没必要强求太多。
陈玉衡收回元神,那尊强大到给人一种可以容纳世界的神人撤去身影,只留下陈校长以正常人的形态,行走在太阴星上。
他确认好天文台的状态后,又在太阴星转了转,想尽办法,从月神宫的遗迹之上,敲下来了两块砖头。
之前他已经试过刮这玩意儿的地皮了,奈何人小力微,没有办法对月神宫做任何动作。
….
想来古修士也是因为这个,放弃了对月神宫的挖掘。
不过在放出元神后,陈玉衡突然想到自己怎么不用元神试一试?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现在把所有的可能都尝试一遍,下次就用不着浪费时间了。
于是他又不辞辛苦的返回,用元神对着遗迹扣来扣去。
最后还真让他扣下来两块年久失修的砖头。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