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2章:太阴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42章:太阴星 (第3/3页)

到不知道哪儿去了,她的宫殿大部分也跟着一起消失,留下来的全都是边角料,算是无主之物。

    这种东西,谁见了,就是“有缘人”。

    而且随着古代修士在太阴星上的活动,这些遗留也渐渐的被他们所弄出来的痕迹掩盖。

    就跟一栋古建筑被后人不断修复一样,虽然还坚称这是从某某时代遗留下来的,可本质上早就不是当初的那座了。

    加上月球上的灵气至今也消失殆尽,现在陈玉衡过来,真就只能考古。

    “真就不给后人留点是吧?”

    “抠门啊!”

    秉持着来都来了的原则,虽然断壁上面的符文已经失去了灵韵,但陈玉衡还是坚持将之拓印下来,丰富学校的藏书。

    这些纹路可都是古神时代的遗留,后面经过修士改造,成为一些符箓的源头,可是非常好的研究材料。

    以后不管是精修考古还是符箓,都能用得上。

    一边嫌弃,陈玉衡一边手里忙活着。

    不过这事还真不能怪早就搬家走人的修士们。

    早知道月亮从天地初开就挂在大地周围了,在妖族时代就已经有大能爬上来搜刮宝贝,等到人族崛起的时候,太阴星已经被刮几万年了。

    虽说妖族手段粗糙,脑子不好,分不清啥好啥坏,也留了不少漏子。

    可人族崛起,统治大地的时间也很漫长。

    一波又一波的人过来,每一次都刮一下,还剩地皮地基,都算修士们尊重古神了。

    更重要的是,他们根本想不到在灵气衰退的千年后,会出现陈玉衡这么个人。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陈玉衡还是他们老祖宗。

    “算了,反正现在也用不了太多好东西,这么点也够了。”

    把所有纹路都拓印了个遍,连月桂树上面的树纹都没有放过,还顺便围着月神宫遗址挖了圈土,兜里满满当当的陈玉衡总算收了手。

    太阴星的土和正常月面的月壤并不相同,摸起来更加凝实厚重,但其中元素又和大地上的土成份不一。

    而且这地方既然能被太阴星君选中修建宫殿,想来是个风水宝地,陈玉衡打算收集一些回去自己研究。

    接下来,

    就是把天文台挪出来安置了。

    陈玉衡没有直接把天文台对着月神宫遗址怼上去,那是绝对的破坏古物,放在哪儿都是要被批判的。

    古修士在太阴星刮地皮的时候,都没把这遗址给直接破坏掉,总不能让陈玉衡来搞这么一手。

    以后学生有能力登月了,这里还能作为考古现场,让学生们来研究一下。

    可不能破坏!

    于是考察了一下整个太阴星环境,陈玉衡打算以月桂树为中心轴,和月神宫遗址对称,将天文台放置在月桂树的另一端。

    角度是非常好的,

    环视一周,完全可以眺望到无数星辰,而且也能俯瞰到远处的大地。

    很久以前的太阴星君,应该就是端坐在宫殿之内,用类似的角度看着自己身边的星辰和大地。

    “开!”

    陈玉衡站在自己选好的地方,将代表天文台的q版图片从系统背包里拖了出来。

    天文台的占地面积是至今为止,陈玉衡所抽出来的所有建筑中最大的。

    天地熔炉跟它比起来,都算小巧精致。

    大概是观察天象,的确需要很多东西吧。

    而当那张图片被挪出背包的一瞬间,陈玉衡只觉得眼前一阵熟悉的晃动,再晃眼一看,面前已经出现了一座极为壮丽宏伟的平台。

    没有多余的屋顶,平台直接暴露在幽暗的宇宙面前,上面摆放了好几座浑天仪和地动仪。

    其形制,有点像放大了无数倍的天坛。

    其中的围栏、地砖和种种元素,都和天际星斗相互呼应,以平台中心显露光芒的北斗七星最为耀眼夺目。

    在修行界看来,北斗七星除了蕴含了强大力量外,更多的用处,就是为他们指引方向。

    以北斗为基础,划分满天星辰,从而再了解星象。

    而天文台上最重要的浑天仪,自然就是用来追逐星辰,记录其星象的。

    浑天仪以多个圆环组成,倒没有任何的玻璃器具。

    按理来说,要观察遥远天际的星辰,是需要望远镜这种东西的。

    古修士们也不可能没有发现,两个透明的片片组合起来,有放大视觉的功效——

    墨家都小孔成像了,春秋战国都有水晶杯了,对手段极多的古修士来说,整点玻璃,再把它拼起来,完全是洒洒水的小事。

    但他们没有这么做。

    因为星象是不能直接用肉眼窥见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